第二天,方晴休息,夏羽决定带她去逛街。
古岭县城不大,分为东街、南街、西街、北街。
东街有最大的菜市场,主要是卖粮米油盐。天刚蒙蒙亮,这里便热闹非凡,熙熙攘攘的人群穿梭在各个摊位之间。粮店门口,一袋袋大米、面粉垒得小山似的,店员们手持漏斗,忙着给顾客们称重装袋。
县委招待所其实就是在东街,夏羽看着沿路两、三层的红砖房,零零散散的沿街商铺,心里感慨成千。接下来的发展可是日新月异,变化快得让人瞠目结舌。这是市场经济萌芽的年代,也是最好的年代。
在前生,他是90年代才开始发家致富,这一次,他总算是抢到了潮头先机吧!
不知不觉,两人走到了南街,这里主要卖的是副食,很多都是油炸小吃,黄酥酥脆、芳香四溢。
“冰糖葫芦——”
突然一声吆喝,引起了方晴的注意。一个头戴破草帽的小贩,穿着一件泛黄的白色短袖衬衫,扛着一根磨得发光的木棍远远走来。
只见木棍上端绑着金黄的稻草,上面插着琳琅满目的冰糖葫芦,一颗颗饱满圆润的山楂,裹上一层晶亮透明的糖衣,散发着诱人的光彩。
一群小孩围着小贩,眼巴巴地望着,直吞口水。
方晴也在吞口水,这小吃货,又开始馋了。
“想吃吗?”
“可是,怪不好意思的。”方晴有些难为情。
“想吃就吃,现在不吃,以后牙齿掉光了,想吃也来不及了。”夏羽捏着她小巧的鼻子,一脸的宠溺。
方晴绝对很幸福,夏羽总是能给她嘴馋,找到各种各样的理由。
“那你去买。”方晴拉着他的手撒娇。
“好嘞,娘子稍安勿躁,为夫去去就来!”
“死相,哪来这么多鬼名堂?”
方晴忍不住噗嗤一声,笑了出来。
夏羽快步走向小贩:“同志,你这冰糖葫芦怎么卖?”
“山楂一毛,苹果一毛五。”
“好,我全要了!”
“啥?”小贩一时没听清。
“我说,我全要了。你数一下多少钱。”。
小贩满脸激动:“一、二、三……山楂25串,苹果10串,一共是4元,您真的要吗?”
夏羽已经递过4张一元的钞票,笑眯眯地问:“小朋友们,想不想吃糖葫芦?”
“想!”一群小朋友整整齐齐地回答。
“好,那我们排排坐,分果果喽。”夏羽像幼儿园的老师一样,耐心地说:“来来来,排好队,叔叔请你们吃冰糖葫芦。”
不远处,方晴看着夏羽忙碌的身影,摸着自已的肚子,心中柔情无恨。
宝宝有这样的父亲,也许是最大的幸运吧?
这孩子来得猝不及防,她还担心夏羽没有做好当父亲的准备,也怕他不喜欢小朋友。
现在看来,是多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