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三吾心中一凛,却不慌乱。他抬起头,眼神坚定地与朱元璋对视,语气沉稳而坚决:
"陛下,刘某深知辅佐皇太孙乃关乎江山社稷之重任,自当殚精竭虑,一心侍奉。"
"皇太孙乃国之未来,刘某愿以赤诚之心,倾毕生所学,辅佐皇太孙成就一代明君。若有二心,天诛地灭!"
字字铿锵,在大殿中久久回荡。
朱元璋微微颔首,神色稍缓,又问:"若有朝中重臣欲拉拢你,让你在教导皇太孙时有所偏向,你当如何应对?"
刘三吾毫不迟疑,拱手道:"陛下,刘某深受皇恩,岂会为他人拉拢所动。朝中重臣若有良策,刘某自会斟酌吸收,为皇太孙所用。"
"但若出于一已私利,妄图干扰皇太孙教导方向,刘某定严词拒绝,恪守本分。吾唯以江山社稷、皇家正统为念,任何企图破坏此道者,皆为刘某之敌。"
朱元璋听罢,脸上露出难得的笑容:"刘先生对几个问题的回答,咱都很满意。这皇太孙之师,非你莫属,就不要再过谦了。"
刘三吾恭敬道:"谢陛下隆恩。草民必将毕生所学倾囊相授,辅佐皇太孙日后成就一代明君。"
朱元璋目光和煦:"前些日子召刘先生进宫,没有耽误阖家团圆吧?"
"草民感激陛下隆恩。"刘三吾躬身道,
"陛下让草民先与家人团聚再启程,不必急于入宫,草民实在感激不尽。与家人团聚后,草民即刻启程,今日方至京城,便直接来面见陛下。"
说罢,又郑重地叩拜。
朱元璋见状,笑容愈发灿烂。他深知自已看人的本事,刘三吾这般表现绝非作伪,当真是忠君体国之人。
"刘先生不必多礼。"朱元璋说道,"过年时咱还要召诸子回京团圆,岂能为了教导咱大孙就耽误了刘先生团聚。"随即宣布:"即授刘先生左春坊赞善之职,负责皇太孙教导。"
刘三吾再次叩首:"臣谢陛下隆恩!"
"刘先生一路奔波,想必疲惫。"朱元璋温声道,"先去见见太子和雄英,然后好生歇息。三日后再去大本堂教授雄英吧。"
随后,刘三吾在宦官陪同下前往东宫拜见太子。东宫建筑典雅庄重,处处彰显着储君的尊贵地位。
刚至殿门,朱标已亲自迎出。刘三吾赶忙躬身行礼,言辞恳切:"刘三吾拜见太子殿下,愿太子殿下福泽绵延,诸事顺遂。"
朱标面带温和笑意,亲切地伸手相扶:"刘先生大才,本宫早闻先生学识渊博。雄英能得先生教导,实乃大幸。还望先生不吝教诲,助他日后成就一代明君。"
刘三吾恭敬回应:"殿下过誉。既蒙陛下与殿下信任,吾定当尽心竭力,不负重托。"
随即又道:"陛下命草民见过殿下后,即去拜见太孙殿下。"
朱标欣然道:"如此甚好。本宫已命人准备好了,你且随他们去见雄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