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绍的这封信,说的并非是结盟,而是废立之事。
言说当今天子刘协年幼,且名不正,言不顺,受制于董卓,朝廷迁到长安,关山阻隔,如何能够掌管天下。
现在是否还活着,都不清楚。
因此袁绍提议,拥立宗室中,岁数最大,辈分高,且德高望重的刘虞为皇帝。
而且,他是以关东诸将的名义提议此事,冀州牧韩馥,上党太守张杨,河内太守王匡等已经同意。
“不知公孙刺史以为如何?”审配看到公孙续将信看完了,也思索了片刻,于是问道。
“袁绍这是想效仿董卓啊!他就不怕天下群雄再起义军讨伐吗?”公孙续冷冷的说。
“公孙刺史,此言差矣,董卓,国贼也,岂能与我家主公相比!”
“天子尚在长安,却又想另立朝廷,与当初董卓废少帝而立陈留王有何两样?”
“如今天子血统不正……”
“血统不正,难道他不是先帝之子?”
“这……”审配无法回答。
袁绍质疑刘协不是先帝之子,他可不敢有这样的言论。
“袁家世受皇恩,袁绍的渤海太守之职位,祁乡侯之爵位,难道不是陛下所封?董卓把持朝纲,天子蒙难,为臣子的,当思如何解救,而不是行叛逆之事,另立朝廷!”
“公孙刺史误会我家主公了……”
“误会了吗?受皇恩而不思报效朝廷,却行叛逆之事,此为不忠,袁太傅全家被害,不思为其报仇,却想偏安一隅,贪图荣华,此为不孝,不忠不孝,何以服众!”公孙续说到这里,看了看审配,“当初本将军还很疑惑,为何后将军要与袁绍刀兵相见,现在看来,定是因为这叛逆之事!”
“这……”审配一时语塞,不知该如何说。
此时,他对袁绍所行之事也产生了怀疑,这真的对吗?
后将军袁术不支持,现在公孙续也不支持,天下人会怎么看?难道真的是叛逆之事?
“先生回去告诉袁绍,朝廷虽然西迁长安,但天子依然是大汉的天子,本将军劝他,莫要再行叛逆之事,否则,必落的与董卓一样结果!”
“既然如此,下官告辞了!”审配向公孙续行了一礼,转身离开。
“主公,如此交恶袁绍,恐其以后对我们不利……”田畴有些担心的说。
其实田畴也不支持袁绍行废立之事,但他觉得公孙续可以委婉的拒绝。
“志才以为如何?”
“主公做的对,此事就要断然拒绝,表明我们的态度,因为这只是袁绍的一厢情愿!”戏忠说道。
“一厢情愿?”
“子泰以为,刘州牧会答应吗?若是刘州牧不答应,袁绍就算准备的再充足,又有何意义?”
“我明白了……”听了戏忠的话,田畴稍稍一想,便恍然大悟。
刘虞为官清正,对大汉忠心耿耿,又受先帝之恩,加之汉室宗亲的身份,岂能接受袁绍的拥立?
更何况,袁绍的目的,就是想要和董卓一样,把持朝纲,刘虞又怎么可能去做袁绍的傀儡。
“至于说交恶袁绍,子泰就更不用担心了!”公孙续轻松的说,“袁绍想要冀州,他敢与我们为敌吗?”
“主公英明!”
“志才以为,我们有没有机会,直接拿下冀州?”
这段时间,公孙续一直在想这件事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