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公,牵招出兵了,袁绍并未向上党派出援军!”
北海镇北将军府中,公孙续正在书房看书,郭嘉、陈宫、荀攸三人,满脸激动的进来。
“天子的诏书都到了,牵招若再没有行动,可就是抗旨不遵了!”
“哈哈哈哈!”
几人听了公孙续的话,都笑了起来,气氛轻松了很多。
现在斥候营送来的情报,公孙续会让他们第一时间交到郭嘉的手里,然后郭嘉与陈宫和荀攸商议,重大的事情,给公孙续汇报,其余的由他们自已定夺处理。
该放权的时候,一定要放权,何况这三人的能力,比自已强出太多。
若是自已没有历史外挂,那和人家就不在一个档次。
而且事必躬亲的话,还不得活活累死。
争霸天下,该享受的时候还是要享受。
“上党之战,应该毫无悬念,兵力占优,张杨绝对不是子经和志才的对手!”公孙续只是扫视了一下情报,便放在了书桌上。
他对这一战,是百分百的放心。
“主公,我想牵招和志才,目标不仅仅是张杨,这一战,还会给主公很多惊喜!”郭嘉笑着说。
“奉孝是说上郡、西河?”
公孙续当然能想到,上党只要拿下了,上郡、西河的高干和蒋奇,就是中之鳖啊!
“不错,可能还有壶关和箕关!”郭嘉在地图上指了指。
“打张杨一个措手不及,拿下壶关倒是可以,只是箕关……”陈宫眉头微皱。
“这些问题我们就不用去想了,让袁绍头疼去吧!奉孝,可有长安的消息?”
“王司徒如今成了董卓的心腹,被天子封为温侯,食邑五千户……”郭嘉一边说一边拿出几份情报。
“王司徒品性高洁,怎会与董卓为伍?”陈宫有些不信。
“王司徒如此做,乃是为了取信于董卓,然后伺机诛杀国贼,扶社稷于危难!”荀攸说道。
“公达可是知内情?”陈宫问道。
“当日叔祖父在长安时,就曾与王司徒等人谋划过诛杀董贼之事,只是没有机会!”
“原来如此!”陈宫点了点头。
“如今王司徒被封县侯,风光无限,想那董卓必然会放松警惕,或许,机会很快会出现!”郭嘉想了想说。
“难啊!”荀攸摇了摇头,“董卓虽然相信王司徒,但将兵权抓得很紧,王司徒曾举荐护羌校尉杨瓒行使左将军权利,执金吾士孙瑞担任南阳太守,但都被董卓否决,没有兵,很难诛杀董卓!”
对于长安之事,公孙续没有发表见解。
他自已当然清楚,历史已经变了,自已的那点才能,就不要去装了,取长补短,知人善用,把真正的人才用对地方,那就是上位者。
“你们看看这本书!”公孙续拿出了一个手抄本书。
“《孙子兵法》,是抄录的!”郭嘉两眼放光,急忙接过来,小心翼翼的翻看。
接着荀攸和陈宫也都翻看。
“太好了主公,抄录这样一本书虽然费时,可是读起来方便多了,本来这要堆满整个案桌,现在居然能够轻轻松松的拿在手里,主公奇思妙想,属下佩服之至!”郭嘉说道。
“此书乃幼安(管宁的字)抄录,文举(孔融的字)在抄录《诗经》,根矩(邴原的字)、彦方(王烈的字)在抄录《春秋》、《左传》等,你们若有兴趣,也可抄录!”
“主公,都有哪些书籍?”荀攸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