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男女老幼,都在忙着手里的事儿,气氛安逸融洽。
尤其,眼下年关将近,商贩的货品格外丰富多彩,让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
几乎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欢快的笑容。
元末乱世之际,罗贯中曾做过张士诚的幕僚,负责处理文书公务。
以他的眼光,见微知著,自然能看出这里发展得有多好。
若是天下每个县令都能有此作为,勤政爱民,百姓哪里还会饥寒交迫,勒着裤腰带过日子。
“有机会,倒是可以拜会下这里的县令。”
“促膝长谈,求教一番。。。。。。”
怀着如此念头,罗贯中转身进了间茶棚。
路上走了许久,口渴难耐,刚一落座,便把小二叫了来。
开口点了壶碧螺春,接着好奇问道。
“店家,你们这里的道路,为何与别处不同?”
“上面铺的那层东西,是什么材料?”
小二哥听罢,拿眼睛打量了一番,觉得这人谈吐随和,文质彬彬,应该是个文人。
本着开门做生意,来者即是客的原则,选择了如实相告,知无不言。
一边沏好了茶水,微微仰起头,略带自豪的说道。
“客官,一看您就是外乡来的吧?”
“对咱们这里的情况不了解,也在情理之中!”
“那东西名叫水泥,是咱们县令大人,不远千里,从长城外买来的!”
“铺上之后,路不仅比以前好走,而且下雨天,再也不用担心泥泞湿滑,遍地水坑了!”
“说起咱们这位县令大人,可是实心用事,为民着想的好官。。。。。。”
店小二眉飞色舞的说了一通,兴致勃勃,并感慨如今的好生活来之不易,需得珍惜才是。
恰在此时,隔壁街传来了喧闹之声,像是有人在鼓掌叫好,很是热闹。
不待罗贯中发问,小二哥笑着说。
“客官,来到了定远,我保证你不虚此行。”
“听到没,每天中午,一些大的茶楼酒肆,都会请说书先生坐堂,讲些小说中的精彩情节,吸引顾客登门。”
“您要是感兴趣的话,不妨去听一段。”
“唉。。。。。。就是咱的店面太小,要不也会用这个法子招揽生意。”
听着伙计的叹息,罗贯中目光沉着,若有所思。
停顿了片刻,又把话题接了下去。
“敢问店家,说书的内容,都有哪些?”
“以及,哪本最受百姓欢迎?”
店小二闻言,哈哈一笑,毫不迟疑的回答。
“比较常见的,有《三国演义》《射雕英雄传》《封神演义》这几本!”
“按受众多少排名,《射雕》是当之无愧的第一,讲的是南宋末年,郭靖郭大侠的故事,属于武侠范畴。”
“最近,《三国》被它抢了风头,但仍然稳居第二。。。。。。”
“而《封神演义》,只能排在第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