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士奇和于谦在太子府门口等了一会,随后一个太监缓缓出来。
“两位大人,请。”
“多谢。”
在太监的带领下,二人来到太子面前。
“老臣见过太子殿下。”
“臣见过太子殿下。”
朱瞻墉面无表情的回应。
“起来吧,怎么在于大人在朝堂上还没说够,跑到太子府来教育孤了?”
杨士奇和于谦纷纷低头,忙呼。
“臣不敢”
杨士奇随即说道:“禀殿下,下朝后老臣已经和于谦谈过了,对于今日朝堂的事情于谦也是后悔万分,遂特来请罪,请殿下原谅。”
朱瞻墉听到杨士奇的话,脸上挂上意味深长的笑容,看向于谦。
这个于谦,父皇的面子都不曾给过,更何况是自已呢,怕是被咱们的首辅大人硬拽来的吧。
“哦?是吗?”
于谦见太子和杨士奇,一个挂着莫名笑容,一个脸上露出焦急的神情。
思索了片刻,随即说道:“臣于朝堂言语冒失请太子殿下恕罪。”
“这么说你是同意孤让各州府的主官到京参见父皇寿诞了?”
朱瞻墉说完,于谦却是不干了,正想要据理力争,却被杨士奇打断。
“禀太子殿下,各州府主官职责很重,管理着当地百姓,老臣和于谦商议一番,觉得不如让副官到京参见,这样既不影响各地的政务,彰显太子仁孝的同时,还惦记着百姓,可谓一举多得。”
于谦听完杨士奇的话,也是觉得有道理,但是钱的问题花费太大,还是不合事宜。
杨士奇继续说道:“太子殿下当下严令,此次外地官员不得带任何礼品,只需要带上当地的一袋粮食即可,这样皇上和太子殿下就可以看到天下各地粮食的情况,也避免了官员为了讨好皇上太子,从而压榨百姓,让皇上和太子的名声受损,减少很多不必要的浪费。”
杨士奇的方案可以说相当的不错了,这样虽然京城张灯结彩,花销不少,但是各个地方上只要不受影响,就没有太大的问题,于谦对此也是赞同。
朱瞻墉听后点了点头说道:“好,既如此就这样办吧。此事就交给于谦你了会同礼部办理此事,若是有任何纰漏,一并论罪。”
“臣于谦领命。”
于谦躬身完后,放下了心来,事情到了自已手里总比到了王斌手里要强。
二人正要告辞离去,这时太子妃带着皇孙朱祁铭来到了此处,后面的太监宫女端着美味佳肴,太子妃声音也传来。
“二位大人正好来了,不如一起用膳后,再聊政事。”
杨士奇和于谦先是拜见太子妃后,就连连拒绝。
“臣等事情已经聊完,就不讨饶殿下和太子妃用膳了。”
太子妃却是将话聊死。
“两位大人为国操劳,太子府犒劳两位一顿饭而已,两位大人不愿给本宫一个面子?”
两人见此不知所措了起来。
太子妃特意带着皇孙摆明了不只是吃饭那么简单,现在皇太孙之位悬而未决,要是如此恐被皇上盯上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