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溥对此沉默不语。
杨士奇见二人讨论出了个结果,不由得说道:“以你之见解当让哪位王爷出来主政呢。”
杨荣严肃的说道:“皇三子,朱瞻墨,他是皇后嫡出坐朝百官信服,再有皇后看着,如此可安。”
杨士奇见此也觉得合适,此刻已经没有任何办法了,皇上晕倒的事情怕是也瞒不住啊。
三杨达成意见后,纷纷前往皇后处,奏请。
皇后听闻后接见他们。
三位内阁重臣纷纷下跪,齐声说道:“请皇后与皇三子临朝主政,以安群臣之心。”
皇后面露凝重,知道此时此刻危局,说道:“本宫知道了,明日起,本宫携墨儿主持朝会。”
“皇后圣明。”
位阁老都是皇上的左膀右臂,本宫相信你们,传本宫懿旨:从即日起京城九门全部由侯毅将军接管城防。因墨儿要上朝,三位阁老也要准备好墨儿的王号,以名正言顺。”
三杨听后也是明白皇后的意思,担忧有人谋反,侯毅是魏王府旧臣,当年巡防营的粮饷、恩典都是出自魏王府,此时此刻锦衣卫纪纲、禁卫军侯毅,此时能听的调令,恐怕只有皇后了。
“臣等遵旨。”
就这样侯毅听到皇后懿旨后,立马命人接管北京九门的城防,北京城开始了密密麻麻的军队调动,一时间纷扰不断。经内阁商议决定报给皇后批阅,最终决定以“鲁王”王号,皇后允准批阅。
就这样鲁王监国,因其年幼,皇后临朝听政,开始了朝会。
皇后牵着鲁王将其安置在座位上,皇后坐在其侧面。
群臣们见此心思各异,但是都是跪下拜见。
“臣等拜见皇后、鲁王,千岁千岁千千岁。”
臣子们山呼海啸的声音传到上面,年幼的鲁王并没有因此感到害怕,反而是兴趣盎然看着下面纷纷扰扰的人们。
皇后则是面露严肃的而说道:“平身。”
“谢皇后。”
陈淼这时说道:“有事启奏,无事退朝。”
礼部尚书胡濙出身说道:“禀皇后、鲁王,户部尚书去世,皇上曾言:追赠夏元吉光禄大夫,太师,谥号忠靖,配享太庙,请皇后允准礼部办理相关事宜。”
“准。”
吏部尚书蹇义也是说道:“如今户部尚书空缺,前线又在打仗,户部尚书的职位不可空悬日久,不然恐影响前线与百姓,恳请皇后安排人接管户部,统筹万方。”
皇后听后皱眉了,朝廷的官员都没认齐,怎么可能去任命什么户部尚书,询问杨士奇:“杨首辅,以为谁可担任此要职?”
杨士奇出身拱手说道:“臣推荐曹鼐、高奉、陈景三人,三人都是做事勤勉,请皇后裁定。”
对于杨士奇一次性的举荐三人,皇后也不知如何挑选了,于谦这时展出身来说道:“禀皇后娘娘,臣建议曹鼐为户部尚书,三人虽是勤勉,然曹鼐处理事情上更加稳妥,国家财政事关民生百姓、军队粮饷,如今之时当以稳定为主。”
皇后点了点头:“准,命曹鼐接管户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