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太祖朱元璋时期,皇帝担忧丞相权力过重,把持朝政,收回丞相权力,全权处理国家大大小小的事情,加强了皇帝对权力的把控,从此国家如进入了皇帝直接治理国家状态,但是国家大大小小的事情都由皇帝做主,所以皇帝处理国家事务常常忙碌到很晚。到了永乐时期,朱棣将丞相的权力决策权、议政权和行政权分别拆分,皇帝把握决策权,议政权由皇帝亲自挑选的官员组建起了内阁,内阁官员给与意见再报给皇帝批红,行政权下放给六部官员,大大缓解了皇帝批阅奏折的难度。
朱棣还下令不许内阁官员和六部官员有直接的往来,隔绝官员相互串联蒙蔽皇帝的情况。
朱高爔根据朱棣的指示来到华盖殿,参与内阁与太子一起处理要务。
朱高爔一进来,就看到各个官员在处理地方上报上的事情,太子朱高炽见自已四弟来了,上前迎接。
“四弟啊,你可算来了,好多事情都需要咱们拿个主意报给皇上呢,就等你了。”
朱高炽拉着朱高爔就往摆满了奏折的桌子上走去。
“大哥,朝廷有什么事情,你拿主意就好,等我干什么?我就是来参观学习的。”
“咱爹不是下旨了嘛,让咱们一起处理朝廷政务,我也不好擅专。”
朱高爔听了太子这话,只是觉得客套了,内阁官员哪个不是你的人,还要等我干什么?
朱高炽和朱高爔坐下后,朱高炽就拿出奏折,一一讲述,朱高爔脑袋都听大了。
“大哥,咱们是亲兄弟啊,这些事情你处理就好,我都没意见的,你整的跟我要来夺权一样,太夸张了。”
朱高炽也是尴尬一笑,随后一一介绍起来了内阁成员,分别有黄淮、胡广、胡俨、杨荣、杨士奇、杨傅、金幼孜,都是一一客套行礼后,以前解缙也是内阁成员,后来被安排编撰大典的工程去了。
接着朱高炽和朱高爔就开始了工作,朱高炽认认真真的翻阅着奏折,并给出意见,非常的干练。
朱高爔看着大哥这么努力工作,也是兴致缺缺的看了起来,都是一些地方上琐碎的事情,要么请求朝廷拨款的折子,要么是吹捧的,啥样的奏折都有,突然看到礼部的官员上奏的太孙婚事的用度的折子,有600多万两,随即拿起笔准备批阅,写好一个准字,并且给了写了一点意见,就是要隆重点,要往900万两标准弄。
“大哥,我刚刚看到礼部官员给大侄子筹备婚事的折子,我准了,你看看,觉得怎么样。”
朱高炽听见后,也是拿过折子一看,吓了一跳,好家伙自已这个弟弟不当家不知柴米油盐贵啊,太孙结婚直接弄了900万两,于是开口。
“四弟啊,瞻基婚事从简就好,500万就差不多了,国家一年的财政收入还不到8000万呢。”
朱高炽说完也是感慨,自已这四弟真是大手大脚啊,怪不得能把魏王妃的嫁妆也花了。
“大哥,要不这样,我把倭寇的缴获和浙江抄家获得钱都给你,拿来补贴一下咱们大侄子的婚事,咋说也不能委屈太孙啊,500万实在太少了,这可是弟弟批的第一个奏折,你可不能拒绝啊。”
朱高爔也是提议了起来,花点钱至少能让太子府的人看出自已没有敌意,能够和善一些,留给好印象,自家儿子和太孙都在锦衣卫有职权,也能少些冲突,再有以后出征自已不参与了,希望太孙给点今日的面子,别为难了瞻墉。
“这。。。。。”
朱高炽一听朱高爔要把缴获和查贪的钱都给自已,也是犹豫了起来,朱高爔趁热打铁。
“浙江富裕,那几个贪官不少钱呢,再加上倭寇的缴获,我这个做叔叔的在补贴一些,凑个300万两,不成问题。”
“好吧,那就多谢四弟了。”
朱高炽见朱高爔这么大方,也是同意了下来,毕竟自已这个弟弟慷慨解囊给自已的儿子补贴婚事的钱财。
底下内阁的官员看向朱高爔的眼光也和善了起来了,毕竟太孙地位直接影响到太子府一方势力关键,魏王能够出些钱,他们也乐见其成。
朱高爔这一手花钱,那些内阁官员们,也没有再怠慢朱高爔了,之前还有些敷衍的态度也不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