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炮作文网

博炮作文网>大明四大才子是谁 > 第104章 科举选才(第1页)

第104章 科举选才(第1页)

朱高爔坐在御书房龙椅上,看着于谦和王斌汇报上来的各地学子的数量情况。

于谦拱手说道:“禀皇上贡院已经整理妥当了。请皇上颁布考题。”

王斌也是附和:“请皇上颁布考题。”

朱高爔点了点头,拿起朱笔,写下了三道考题。

【1。富民2。边患3。吏治】

儒家思想的考题,不需要皇帝出,朱高爔的操作空间主要在于策论方面,选出对国家有用的人才,儒家的考题只是用来筛选淘汰一批人,毕竟这么多考生大明不可能全部录取。

朱高爔写完之后,陈淼恭敬的将题目交给了下面。

于谦和王斌将皇上写的进行封存,避免泄露,在锦衣卫的看护下,退了下去。

朱高爔的自下而上的激烈改革,导致很多官员被杀,国家储备人才不足,开设恩科,就是为了填充这一空缺。

。。。。。。。。。。。。。。。。。。。

贡院内

学子们的每一个房间门口,都一名军士把守,避免胡乱走动,如厕等事项都要打报告,完事之后,需要进行检查搜身,极为严格。

学子们异常紧张,毕竟这是考取功名的唯一通道。

王斌看着学子们奋笔疾书模样不由得说道:“十年寒窗苦,只为一朝金榜题名啊。”

于谦看他的样子,不禁无语。

你一个落榜的幸进之人,在这里感概是不是搞错了什么?

王斌也是看出他的于谦的心思,跟于谦相处久了,也逐渐摸透了这是个什么样的人。

“于大人,觉得在下说的不对?”

“非也。只是没想到王大人居然也有此感概。”

于谦摇了摇头。

“在下当年虽然落榜,却是在下出身贫寒,四书五经所读不多,全靠借同窗书籍翻阅。幸得皇上与太子看中这才入朝为官,一展所长。”

于谦听后却是淡淡的说道:“我也是贫寒出身,然刻苦读书,却是中了状元。”

“于大人,说笑了,于大人生平在下略知一二,祖父于洪武年是任工部主事,父亲一名浙江府的官员,此乃官宦之家,只不过后面家道中落了,与贫寒相去甚远也。”

于谦见王斌如此说,也是没有沉默了下来,因为王斌说的是事实,毕竟永乐时期与现在不同,那时候经常打仗,普通百姓能吃上饭就已经很好了,那还能读书呢。

王斌说道:“当年皇上圣明烛照,于大人每每惹怒皇上,被贬、大牢、看城门,什么都干过,皇上却唯独没有杀大人,而是继续在朝为官,可见皇上看中大人,若是大人能够变通一些,相信将来定然前途无量。”

于谦不屑的笑了笑。

“若是奉迎皇上就能治好国家,历朝历代就不会有那么多亡国破家的事情发生了。”

“忠奸之辨,非我等臣子的责任。再者战国之吴起,秦之范雎,汉之陈平等等,不都是治世之才吗,君王用之,国家强盛。”

于谦反驳的说道:“吴起花钱求官,杀妻求将,母死不归。范雎恶谏,逼死白起。陈平收受贿赂,坐看吕氏之乱政。他们只为自身,何曾为过百姓。秦之赢姓,汉之刘姓,唐之李姓,宋之赵姓,不过是一家之天下,最后还不是山河破碎,百姓受苦。”

“于大人忠于国家,却非忠于皇上啊,怕是将来不得善终啊。”

“红衣官袍是百姓血染,我每每穿上便感觉重于千钧,不敢为自已谋。你这话算命的也说过,我天生刀眼,命生逆纹,不会顺着说话,最后会被砍头。”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