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炮作文网

博炮作文网>网络红楼文 > 第170章 稳住(第1页)

第170章 稳住(第1页)

就在双方对冲开始不久,锋矢深入彼此阵中时,北虏骑阵的右翼果然动了。

并未集结与主阵一起冲阵,而是直接向右前方疾驰而去。

如果从高空俯瞰,就能看到是一个黑粗箭头之外,又分出了一个黑色的箭头,目标所向之处,就是在右前方的贾记车队!

这一下,北虏的算盘是彻底清楚了。

这股骑兵,其中大半是轻装牧民。

他们年轻,锐气足,被有经验的老手带着,大家一起轻装穿过蓟州还没失陷的防线,越过无数墩,台,堡,冲到防线南方。

风险肯定是有,还不小。

毕竟到处都有周军的防御体系和驻军,稍有不慎就容易被周军包了饺子。

南方的驻军,京营,宣府,大同,甚至辽镇,还有河南,山东等内镇驻军。

搞不好哪天就被周军合围了。

所以在没有拔除蓟镇防御据点之前,虏骑主力不会过来。

很容易成孤军。

前明时,别看八旗兵横行无阻,多次深入明朝境内。

第一次入境时,皇太极可不敢骤然南下。

也就是在京城四周,把喜峰口,古北口,还有蓟镇四周的城池军堡都拿了下来。

就算如此,对当时穷的一塌糊涂的后金也是收获颇丰。

等后来八旗主力撤走,皇太极穷人乍富,舍不得打下来的迁安遵化四城,留四大贝勒之一的阿敏率本旗兵马和投降归附明军驻守。

结果辽镇,宣大,榆林,山西,陕西诸镇边军赶到,明军实力强了,将领胆子也就大了。

祖大寿,马如龙等大将在前敌,孙承宗为督师,明军将四城合围,四城之战把后金兵打的很惨,阿敏损兵折将,狼狈逃窜,临跑还把四城给屠城了……

反正守不住,也不能便宜了大明。

阿敏逃回去之后,皇太极可算抓住了对手的痛脚,此后阿敏就被排挤出了大贝勒行列,所有的权力都被收回,麾下兵马录牛归其弟济尔哈郎,阿敏只留了一些奴仆和庄园,幽居至死。

第二次,第三次清军入关,明军虽不敢大规模野战,越打越差,但好歹会有勤王兵马聚集,八旗军也不敢过于深入。

到第四次时……

明军终于折腾不起了。

对内有农民军,对外隔几年就是八旗入关。

精锐敢战的明军越来越少,保存实力的将领越来越多。

第四次入关,清军打下济南等重镇名城,俘虏了好几个亲王,金银物资过百万,人丁数十万。

由夏入秋时,清军还在山东悠闲放马,一直到来年开春才陆续撤回。

已经是如入无人之境。

第五次,更是到了南直隶试探。

好在南直隶已经有不少驻军,史可法坐镇南京,四镇中黄得功部已经成型,凤阳总督马士英相当得力,把皖北和苏北经营的相当不错。

由此清军才没有继续南下。

也可能是因为继续南下也无意义,再向前几百里就是长江,当时的清军又没有船只可供渡江。

且明军再废物,南京名义上是百里雄城,还有操江总督和南京京营十几万兵马。

加上凤阳总督与各镇,还有山东的刘泽清,皖北的黄得功,长江一线的左良玉,刘良佐,在河南,山东一带活动的高杰。

明军还有名义上的百万大军,且地方官府完好,构筑有完整防线,即使是当时不可一世的清军也不敢在没有打通交通线的前提下过于深入。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