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不少朝廷官员都写过话本。
写三言二拍的凌蒙初就是世家出身,任职知府时写的书。
写金瓶梅的那位应该是王世贞,更是当时的名门望族出身,非常人能比。
明末时,更是创作成风。
话本,戏剧,小说,笔记,各种体裁都有。
汤显祖,吴梅村,乃至阮大钺,都是名士,官员。
到了大周,也就是这个书中世界,话本小说更加繁荣的多。
也导致了创作良莠不齐。
大把想要成名发财的人,送到书局的话本根本就是垃圾。
眼前这位……
张煊并不是抱太大希望。
就算能写,也很难出精品。
张煊打定主意,看几页若是不成,就直接拒绝了事。
……
看着对方神情,贾芸也并不动怒。
这很正常。
他喝着茶,静静等候对方翻阅。
对面的张煊,却是越看越心惊。
并不是写的太烂。
而是写的太好!
开篇还好,就是描写细致,而且是纯粹白话,但又显得文雅。
不像普通的话本两极分化。
文人写的话本,有时候过于典雅晦涩。
民间话本,又充斥市井俚语。
手中的这本,遣词造句,可以说是两者之间找到了极好的平衡。
而且,笔触老辣,故事说的极好,令人一看就难以自拔。
一时间,张煊竟是看的摇头晃脑。
等看到郭啸天为掩护兄弟逃亡力战而亡,杨铁心为救嫂子,毅然抛却怀孕的妻子,重伤后生死不明,这一段写的极为热血,充满国仇家恨。
这种桥段,后世读书司空见惯已经无所谓了,甚至内心毫无波澜。
毕竟比起什么退婚流之类,金老的还是过于平直。
但对这个时代的人来说,简直是拉爆了爽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