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珍心中意动。
这笔银子抵一个庄子一年的收入了。
宁国府虽然不像荣国府那么艰难。
但贾珍也是爱挥霍的主,有这么一笔银子入帐总归是好事。
“再看看,再看看。”贾珍没有明确答应,只含糊不清的道:“贾家一族人丁众多,总有在外得罪了人的,不来寻我,我这族长也管不了那么许多……”
听闻此言,裘良微微一笑。
……
转眼已经是十月底。
这一阵子,射雕交付了五万册左右。
贾环手中的存款超过七万两。
他又将隔壁大院买了下来,这样共有三个大院,过百间房舍。
另外,贾芸还是用老办法,从多家铁匠铺打造零部件,然后多组装成七十台机器。
又买了百名少年奴仆。
贾芸心中有数,他和金沙帮争斗过后,自已的身份必定暴露了出去。
麻烦会接踵而至。
更会有不少“有心人”开始研究贾记印书局的印书之法。
所以干脆一步到位。
人员,机器,都足够多。
往下去,极限状态,每天都能印超过万册。
以这个时代相对原始和落后的文化市场,基本上是足够用了。
就算有人查访找到各家铁匠铺,仿造出机器……
没有油墨和合金字范,光有机器也是无用。
至于贾芸这里,活字已经超过十万个。
常用字每个都有好几百个,可以同时组成多个模板,大大提高了效率。
因为用的铅锡太多,他还特意买了多种金属,以求鱼目混珠。
相对来说,除非有人暴力压迫,现在贾芸掌握的印刷术可以叫他保持几十年的垄断地位。
足够了。
……
到了此时,贾芸的大计划就是印刷报纸。
这也是他文化事业版图的重要组成部分。
赵致仁,钱致和,朱明义,周致诚一伙脑袋凑在一处,一起看新鲜。
“报纸”这东西,其实在红楼世界有变种。
一开始是明朝时,朝廷的邸报关系军国大政,不光是通政使司负责向地方传达,有一些达官贵人或是商人,都会派人在京师专门抄录邸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