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小额交易,按律法规定也是要到官府过契。
但普通百姓哪舍得?
他们几两,几十两的交易额官府也不在意。
而顶尖勋贵,谁敢收他们的钱?
也就是贾芸这种殷实商人官府最为喜欢。
不敢不过户,否则被官府查出来要加倍罚钱,甚至人抓起来,也免不了要破财免灾。
既然如此,不如提前走完手续,该交的银子一钱不少上交,不给别人口实借口。
这还是因为贾芸是京师名人,又被赐御笔,冠带,还有捐官身份。
换了普通的商人,免不得要被胥吏敲骨吸髓一番才能完事。
“双方的买卖共计纹银九万两,按大周律令,凡过户买卖不经官府过契者,杖五十,追没田宅房产半价入官。凡过户者,百抽其三。贾同知,你这两千七百两银票已经点检清楚,官府印信已经给你盖好,恭喜贾同知,这西岭村此后就属于你了。”
带头的是一位顺天府的户房典吏,属于吏员中的第二等。
一等是令吏,二等典吏,三等书吏,另外还有和令吏等级相同的司吏,和典吏相等的攒典等等。
地方官府和朝廷中枢一样,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比如县衙里也有书办处,类比内阁。
也有吏礼刑工兵户六房,还有承发处,类似通政司等等。
就算是二等典吏,身份比起贾芸来也差远了。
四品冠带,五品捐官,大书局东主,京城文豪……
哪个身份都比典吏贵重。
所以忠武侯府能藐视贾芸,这几个顺天府的吏员却不敢。
侯府管家一口一个贾东主,这些小吏便是称贾芸官职,不敢不敬。
很是顺利的将所有手续完成。
换了一般的商人,他们必不会是这般容易打交道的嘴脸。
“致诚,取一百两茶水钱给这几位,也是辛苦了。”
贾芸吩咐一句,也就不理会千恩万谢的吏员们。
而是拿起盖着印章的地契文书,心中颇为欢喜。
他也是华夏人。
买田置地,购入庄园,终归是会叫贾芸欢喜的。
后世人的执念是买房,现在的人便是第一买地,其次才是买房。
一个几万亩地的大型村落就这么到手了!
半年前的贾芸,哪敢有如此妄想?
一年能赚百两银子,过上小康生活,怕就是当时的贾芸最大的期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