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二先生……论文采,不及过秦论多矣。但论头脑,智慧,特别是见识,比起贾谊要强的太多。一个仿佛是饱经磨难的智者,另一个就只是个书生罢了。”
“如此看来,大周确实已经到守成期!”
“这个时期过渡的不好,王朝就会出现波折!如两汉,大唐,两宋那样,中间亡国,又接续而上的就算幸运。怕的就是如秦,隋,元那样,不过几十年,或匆匆百年就面临亡国之忧了。”
“前明就在开国期到守成期有土木之变,赖有内阁制,出了李贤等贤臣,又有宪宗足堪守成令主,孝宗虽庸碌但知用人,至武宗过后,由世宗开始积重难返,若非高拱,张居正等阁臣,明朝亡国要提前好几十年。”
“可见吏治和用人,实为王朝延续最为重要之事。”
“可惜我是女子,不然……”
黛玉其实没外在表现的那么对什么事都漫不在意。
她的小脾性和淡然主要还是为了自保。
贾家不是什么好地方,贾母在内的所有人都不是善男信女。
林黛玉虽是外孙女,得到贾母全方面的保护和宠爱,但王夫人视其为眼中钉,肉中刺,这是王夫人一脉都知道的事情。
贾家豪奴眼高于顶,外来的人很难在这府里立足。
就算是黛玉也难免有受气的时候。
若是忍耐,就得一直受气。
黛玉的选择就是借势,借贾母的势,甚至宝玉的势。
一个丧母又丧父的孤女,嫁妆都被贾家人用了。
黛玉爱哭,爱发小脾气,完全是情非得已。
她偶尔也会显露峥嵘。
比如偶尔与宝玉分析府中之事,明显眼光细致而长远。
但宝玉是真的草包,对此一点兴趣也没有。
“凡短谁的,也短不了咱们的。”
这句话一出来,黛玉也就不好再说什么了。
此时看着王朝周期率,黛玉也是难掩心中激动。
她明白,这是一篇注定会传世,会流芳千古的雄文。
就如两千年前贾谊的过秦论一样伟大。
能与贾二先生这样的文豪生活在一个时代,简直是一种幸运。
不知道还能看到多少好文章!
只可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