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版没法看了。
不是捧臭脚的烂文章,就是屁股歪了的胡说八道。
“大唐西域记连载?”
探春正好看到副版,不是小说,连话本也不是。
是唐玄奘法师弟子写的一本游记,相当严肃,可不是志怪神话,也不是三侠五义这样的民间话本。
可能后来的西游记就是衍生于这本传记,吴承恩博采众多话本之长,加上个人创作,写成了西游记这本名著。
大唐西域记绝对是游记中的精品,甚至黛玉和探春都会看,只是这种东西放在报纸连载……
连宝玉都是摇头道:“这是怎么想的,多少普通读书人和百姓会爱看爱听这玩意?”
“诗词也有,不过都是当道官员的诗词,一般般吧,最多是中平之作。”
“他们以八股文见长,以八股文当敲门砖,诗词能有什么好的?”
“倒不尽然,宋时科举考词赋,所以从欧阳醉翁到拗相公王安石,苏东坡,晏家父子,三苏,文章诗词俱是顶尖。”
探春,黛玉,宝玉都在摇头。
这几个年龄不大,但喜好诗词已经好多年。
本身写出来的诗作水准都不差了。
黛玉最强,宝玉吊车尾,但也是强过普通人很多了。
这报纸上的诗词,还真的入不了他们的眼。
太平庸了,毫无灵气可言。
“啧,我知道老爷为什么拿不少报纸进来,又请了大老爷和珍大哥到老太太跟前了……”
宝玉指着第二版的一篇文章,笑道:“是一篇驳斥文章,嗯,监察御史韦期逸所作:江山在德不在险。”
“又是他?”
黛玉气的胸口起伏,面色不愉。
这个该死的韦期逸,弹劾完自家父亲,又把矛头对准了贾芸?
“这个神京日报一看就知道是和书局日报打擂台来着,驳斥贾芸也是理所当然的事啊。”
宝玉颇为诧异的看了黛玉一眼。
黛玉不语,开始低头看文章。
看了一会,她的脸色也是凝重起来。
不得不说,韦期逸不愧是二甲进士,虽然没有分到翰林院,但分在都察院,前途仅次于身为翰林,也算是人中龙凤了。
一笔文章写的确实不错。
历举历朝历代得失,只要重儒术,尊经重道,以仁孝治国,便是有良好的结果。
比如文景之治到贞观之治再到仁宣之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