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城的兵丁看着两人,心知是提前来应试的举子,也不为难,挥了挥手令他们入内。
这两人在举子群体里算是穷的。
背囊书袋,加上每人一柄伞。
安步当车,连头毛驴也没有,走的满脸灰,风尘仆仆。
两人倒是都无所谓。
一个江苏人王安国,一个山东人刘统勋,两人从水路北上入京,从通州下船步行抵崇文门。两人都是家世清寒,但都天资过人。只是王安国的天资要差些,比刘统勋要大六岁,已经年过三十。
就算如此,能过乡试成为举人,入京赴试,已经是全国几十万读书人中的成功人士了。
可以说是精英中的精英。
刘统勋其实是官员之后,但其父清正,家风尚廉,为官多年也没多少家产。
王安国家世代耕读,家中供养多人读书,家境也是极为窘迫。
要不然也不至于两个举人都无书童伴当,更无车马随行。
“王兄,打算在哪处寺庙寄居,还是去会馆?”
“我打算去高邮会馆,刘兄呢?”
“在下打算去找个寺庙,会馆人多嘈杂,小弟不喜。”
有钱的举子当然是住客栈,甚至包个小院单住。
没钱的,就是住寺庙,道观,或是住会馆。
食宿均不收钱,或是收的很少。
但要来的早,再过一个月,京城的寺庙道观和会馆就都差不多住满了。
就在此时,眼尖的刘统勋一眼看到城门侧张贴的榜文。
“贾记印书局招募文字编辑,以举人秀才为优。”
“俸给每月五十两银,包食宿。”
“所为是编辑校对报纸文字。”
两个举人面面相觑。
两人都是一头雾水。
不知道这“报纸”是什么东西。
但对工作内容和报酬,两人均是有些动心了。
再往城中走了里许,终于遇到个有报纸的店铺。
一群人已经在围抢。
刘统勋身手敏捷,冲入人群中果断抢了一张。
两人凑在一处,瞄了几眼之后,眼睛早就移不开了。
第一版正面是抄录的邸报。
对举人来说,研读朝廷邸抄也是必修课。
毕竟举人都可以直接当官了。
读邸抄,研究朝廷大政,稍微有些抱负的举人都会在此事上用心。
除了邸抄外,还有官员调任,升迁,贬黜等官场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