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天佑等人狼狈退下之后,隆正帝方淡淡又道:“军国大事在前,任何事都需为此让道,众臣一定要竭尽全力报效朝廷,社稷安,则天下安,天下安,则百姓安。否则,覆巢之下,安有完卵?”
一番话,并没有严词厉色,却是极为郑重的敲打和警告。
连诸王在内,所有人都低头听训。
事关社稷重事,哪怕诸王也不敢在此事上触霉头。
真的被查出不妥来,太上皇也不会出来说情,出面干涉皇帝惩罚犯忌之臣。
毕竟和朝廷军国大政,社稷存亡相比,太上皇在情感上的一些不舍,还有一些对皇权的眷恋根本不算什么大事。
“贾芸?”
隆正帝转向贾芸。
贾芸垂首道:“臣在。”
“尔用心去做,需得出尽全力,内府会配合贾记车行,而不是车行配合内府。”
贾芸内心有些意外。
忍不住抬头看了一眼。
御座上的皇帝正看过来,两人目光相撞,隆正帝点了点头,严肃刚毅的脸上露出一抹笑容。
这事,贾芸意外,在场的人无不意外。
“贾芸必定不会叫陛下失望,贾记车行也一定会全力以赴。”
事已至此,贾芸也没有办法推脱了。
这位皇帝的信任不是好拿的。
恩赏也不是好得的。
就叫你出全力。
众目睽睽,内府都是配合。
成了,贾芸和贾记立下大功,功在内府之上,仅次于摧城拔寨的军功。
不成,则责任也是贾芸最大。
这位皇帝,年轻时说是冲动,果然就算人到中年,也是性格难改。
……
朝会结束。
贾赦,贾政,贾珍等人极为狼狈。
连打招呼的功夫也没有,几乎是掩面奔逃。
至此之后,包括贾珍这个族长在内,都无权再打贾芸产业的主意。
算是被皇帝从这桩麻烦事里择了出来。
还不止如此。
这一次贾芸要立的可是军功。
若成,他已经有骑都尉世职,三品官职,再向上,只能封爵了。
哪怕封一个子爵,也是真正意义上的自立门户。
先分清家产,再扶立贾芸,皇帝的意思也是很明显。
贾家老迈,子弟纨绔无能,实在是扛不起贾家这面大旗。
皇帝要收开国一脉之心,贾家是避不开的大山。
原本的皇帝是重用贾家推出来的王子腾,册元春为妃,以此手段分化和拉拢贾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