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铮很快就睡了过去。
睡梦中他恍惚看到体内各窍府之中,李太白、曹雪芹、吴承恩、许仙相聚一起,相伴而游。
气府之中精卫也被吸引了来,在四位书生头顶盘旋飞翔,听着四人谈天说地,吟诗作对,忽然有所感似的,摇身一变,化作一个精致女童。
昔炎帝女溺死东海中化为精卫,其名自呼。这由精卫变化而来的女童,想必就是那曾在东海溺而未返的女娃吧?
怎没想到,精卫还有这般形态?那日后自已修为精深,气府之中的她,能否变化成如此模样?
还有……
如今细想,自已三座小窍府中,出现的四位小人儿,竟都是读书人。那么以他们为基础,三花聚顶而开的大窍府,会是谁呢?
会不会和读书人有关?
封于亭说破府之境,开辟小窍府越多,三花聚顶、神识初开时开的大窍府越厉害。
那么如果自已用力憋着,多开几个小窍府,再生出些小人儿,若生的不是书生的话,那大窍府中出现的人物,又会是什么样的?
各种思绪交杂于脑海之中,等到醒时,罗铮才愕然发现,自已在睡梦之中,竟然也想了这么多。
这时天色刚刚暗下来,罗铮出门看了一圈,慕容正不在衙门,老汤想必也不知在哪里睡觉,还没有醒来。
坐堂的司卫见罗铮醒了,便和罗铮说慕容副使带人去捋捋案子了,让罗铮等明早再一起行动。
之后那司卫就请罗铮稍等,让旁边馆子的小二送来晚饭。
罗铮回屋吃过之后,左右没什么事,就拿出《镇武卷二》钻研起来。
这法门果然与仙府中人所传的无名神通不同,入门、锻体、养气、以及破府、炼窍,都一一讲解,十分详细清楚。
可惜,罗铮试了试,自已确实的法力运转已然定型,有了自已的模样,完全无法按《镇武卷二》上的法门运行。
不过他对比了一下,自已体内精卫自动,修行效果似乎比这《镇武卷二》上好多了,倒不需要这法门。
《镇武卷二》中包含一门弓术、一门剑法。
那弓术在如何借用法力驱动目力、运气引劲上说得十分明白,最后运用法力,形成弦箭相合,矢出不散的效果,唤作“追蛟箭”,看起来大有门道。
罗铮拿自已新领的弓试了试手,感觉能练,但暂时不得要领,以后可以多多试试。
而那剑法,则专注于破府而成的小窍府。
众所周知修行者初入炼精化气之境,破府之时,是要以意为引的。这意开了窍府,就藏于窍府之中。
《镇武卷二》上的剑法以窍府之意为引,动用剑气,而成“引窍剑”。
这效果似乎和《侠客行》吟出后感觉一样,不过要弱化许多。当做常规手段,也是可以。
罗铮如是想着,就拿封于亭给他的那把剑在屋子里浅试了一下,引动太白府挥剑时,果然有窍府之意气随剑而出,别具效果。
但那意气却似乎不是自已吟诵《侠客行》时的侠气,怎么好像是氤氲酒气?
不过无所谓了,有效果就行。只不知这带着“酒气”的剑刺在人身上,会是什么效果?
罗铮如是想着,把引窍剑练了练,感觉熟悉之后,就多多尝试了尝试弓术追蛟箭。
这弓术对罗铮而言,比剑法难了许多,他一直练到深夜,只比刚开始时好了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