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众臣还在争论不休,以泯州一派新臣,和先前被她打压的世家旧臣,默契地站在了同一个阵营。
不过这件事中的一个关键人物至今还未点头。
那就是萧达宪。
朝中官员的提议他不同意,可以理解为他刚继位,不想人心离散。
但第一时间命令薛茂派羽林军来保护公主府,又命令谢绍荣彻查刺客的事,就有点让她想不明白,若真是他,完全没必要派出谢绍荣薛茂。
毕竟这两人,是她信得过的人。
“他似乎没有理由这么做。”萧令光轻蹙着眉毛,喃喃低语。
的确,若刺客的事与他有关,就不会大张旗鼓让大理寺去查。
只是。。。。。
赵玄意唇角勾出抹冷然:“他不想这么做,但他身边的人,就未必了。”
若继续留着她监国大帝姬的身份,某些人如何能成为当今陛下唯一可以依靠的亲近之臣?
倒与她想到一处了。
萧令光敛眉,更加确定心中猜测:“此人或许和泯州王之死有关。”
“嗯。”赵玄意点头:“把泯州王之死和此次刺客的事串联起来,或许会有不一样的发现。”
“我会派岳山暗中探查。”
大理寺已经在查,以谢绍荣的敏锐,只要对方稍微露出一丝破绽,相信他很快会有所察觉。
赵玄意倒是不担心谢绍荣和岳山两人,他不放心的是萧令光。
眼下对方在暗她在明,一天没查出幕后主使者,她的安全就无法得到保障。
“以后出去,身边多带些人。”
只要皇帝没有松口罢去她监国大帝姬的身份,对方就还会有第二次行动。
对他来说,她的安危,比任何事都重要。
萧令光想让他安心养伤,点头应了,“你放心,下一次,他未必有机会。”
那天是事出突然,眼下她已有所防备,何况,公主府的护卫也不是摆设。
赵玄意轻叹,希望如此吧。
自从宫变过后,萧令光已有一个月没有上朝。
对于是否罢去萧令光监国大帝姬身份的争议,萧达宪始终没有松口。
这天下朝后,泯州一派的官员高绍宗、闻定国等人齐聚勤政殿议事。
刺客的事让闻定国和朱狄威以为等上些日子,萧令光就会无声无息消失在京城。
却不想一个月过去,她不但活得好好的,还和皇帝的亲姐姐永晟长公主来往甚密。
这就令两人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了。
不过闻定国在泯州多年,深得泯州王信任,也不是莽撞之人。
这些天的观察,也让他得出结论,皇帝或许只是想给萧令光一个警告。
罢去她监国帝姬之位,不过是时间问题。
他便不再纠结这件事,相比罢去辅国大臣的事,眼下这件事更重要。
“陛下,朝中之事也处理得差不多,是不是该把登基大典提上日程了?”
这话得到高绍宗等人的支持。
毕竟萧达宪几乎是一夜之间登上帝位,朝中人心浮动,难免有不同的声音,尽快举行登基大典,宣告天下,也是一种稳定人心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