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玄意和鲁素不敢停留,拐进树林中换了衣裳,确定没人追上来,这才放心赶回孟拓宇的大营。
柴天越一脸喜色进来:“赵长史回来了。”
孟拓宇见赵玄意毫发无伤地回来,神色有些复杂。
方才前方已经来报,赵玄意成功把关陀引了出去,他派去的人也成功惊动了虞国监军。
虞国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将领出征在外,军中必要有一名监军,用以监督将领以及向皇帝报告随军之事。
监军除了不会领兵出征,权力和将领一样,甚至比将领还大。
那监军又是安策的亲信,本来就不满关陀受安策器重,眼下抓到关陀半夜孤身出去,回去怕是要做一番文章。
真没想到,赵玄意会有如此胆量,胆敢孤身一人夜会关陀。
若让关陀起疑,他只怕是一点生的机会都没有。
思及此,孟拓宇语气有些莫名,“你还真的能把关陀引出来。”
赵玄意一笑,没有解释,“我已拿到关陀信物,明日会拿去城中当铺,此后便看孟将军的了。”
两军交战,双方派出斥候打探前方消息,或是互相安插探子,也算是一贯的操作,相信孟拓宇早有安排。
只要明日巧妙让那监军拿到关陀信物,他必定会派人追查,只要让人透露此信物和安煊有关,那监军必不会放过这么好的机会。
孟拓宇自然是应下。打量赵玄意,也不知他怎会有安煊手书以及信物,这个信物应当是极为私密的,不然关陀不会上当。
“赵长史为何会有安煊的信物?”
“此番还要多谢长公主未雨绸缪。”
赵玄意神色如常,不过微弯的唇角看在孟拓宇眼里,多少有点炫耀的意思。
孟拓宇瞧着当真觉得刺眼,眸色暗了几分,没再继续追问。
两人很有默契般,都有意回避让自己不适的胡思乱想,只谈公事,商议好明日的安排,便各自回去歇下。
。。。。。。。。
此时的京城,洋溢在一派喜庆当中。
再有一日,就是萧达宪的登基大典了。
经历过上次安煊遇刺的事,陆持不敢大意,这几天端了十二分的小心,好在一切顺利,那些刺客之后就没再出现。
萧令光派岳山暗中调查刺客的身份,也终于有了线索。
“长公主,您猜得没错,刺杀安煊的刺客不是虞国派来的。”
她在批阅修建书院的事,听到岳山禀报,停下笔,示意他说下去。
岳山道:“是家养的府兵。”
“与京城有关?”
“嗯。”岳山点头:“对方非常谨慎,那批刺客自那天后,就没再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