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三天,算在一起,祁川都没有睡到十个小时。
·
祁川站起身,伸了个懒腰,舒展活动筋骨。
而后便离开了座位,躬身从柜子里拿出一口搪瓷脸盆。
又拎起暖水壶,将一张洗脸帕扔进搪瓷盆里,便开始咕噜咕噜往里面倒热水。
祁川将帕子浸湿后,又拧干。
反复几次,将自已的脸部、脖颈都给擦拭了一遍。
·
将帕子重新挂起来后,祁川抓起杯子仰脖灌了一口水。
咕咚!
祁川又走到窗边,舒适地伸了几个懒腰。
暂时放空大脑。
久坐带来的身体僵硬与疲倦,在此刻终于得到了缓解。
·
指纹复原工作,向来都是重大难题!
而祁川面临的这枚残缺汗液指纹,更是难点中的难点。
这一时期,我国还没有完善的指纹样本库。
虽然当下,公安部在“八五”科技攻关项目中,已经开始指纹自动识别系统的研发。
但一直得到千禧年前后,华夏大部分地区才建立了比较完善的指纹识别系统。
随着官方的大力普及和推进。
直到2006年,全国的公安机关才基本实现了指纹数据库的建立。
真正意义上实现了全国范围内,指纹信息共享。
·
而现在,祁川面对这枚残缺的汗液指纹。
有且仅有一种方法!
——纹线补全!
简单来说,就是依靠人工经验和专业知识;
一点一点根据已有的指纹线索,将剩余部分给还原出来。
·
由于指纹具有特定的形态;
如箕型纹、斗型纹、弓型纹等。
祁川可以根据已有的,完整部分判断指纹类型。
按照该类型指纹的一般形态规律,推测残缺部分纹线的大致走向和分布。
·
比如箕型纹的纹线是从一侧起始,向另一侧环绕后回归。
若有部分缺失,可根据其开口方向和已有的纹线走势,从而推测出缺失部分的纹线趋势。
·
大方向上的问题解决后,还得处理纹线的细节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