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是因为这些原有,陆恒现在经验值再次突破一亿大关。
奔着两亿而去。
陆恒重生归来,再加上上辈子,就没有打过这么富裕的仗。
有了这么多经验值,陆恒自然不用节约。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先把“生物芯片制造生物”制造出来,多出来的经验值,应该还可以强化自身,以及升级白碎、闪电。
距离陆恒刚重生那会想要实现的星球那样大的生物,还有十万八千里呢。
不过已经能看到方向了。
生物获取能量的方式解决,体型增大的问题并不是什么限制。
因为也是从海葵身上吸收到经验。
陆恒完全可以采用共生的方式。
将大量生物整合在一起,以共生的方式,能够让闪电的体型越来越大。
就好比一只闪电,只有足球场那么大,那就多制造几只类似闪电结构的生物,最后让它们嵌合在一起,生物将越来越大。
当然只求大也不行,还有一个最关键的问题,那就是闪电还不会飞。
体型更大以后想飞起来就更加困难了。
目前陆恒有个模糊的想法,那就是寻找出反重力材料。
自然界中目前并没有这种物质,也没有产生这种物质的生物。
科学家只在磁铁上发现切下一块磁铁的一部分,就会产生斥力,当相反时磁铁切下的部分会被吸过去,但这是磁力。
有人就推测,地球或者其他星球核心,应该有一块磁力极大的物质,它的密度非常高,体积无限小,类似黑洞原理,假设有这样的物质,最初星球能成型,将无数物质吸引包裹住这块核心,那切下这块核心,就能和这块核心有着类似磁力相反的斥力。
最终将这块核心运用到飞船上,就能靠着“斥力”摆脱引力,获得相反的力,用这股力抵消重力,最终得到反重力的效果。
当然这都是民科的一些猜想,正统科学家们对引力的猜测是最初星球没有形成时是星云,由无数物质组成。
星云会因为一些巨大物体,例如远处的恒星,银河核心的黑洞旋转,在旋转时星云也跟着转,最后出现了漩涡,然后和龙卷风一样转啊转,物体都被凝聚在核心当中,物质密度越来越大,最终引力也越大,越来越多物质就被星球核心吸引包裹,最终形成了星球。
不过民科的一些猜想也是有理论支持的,并且科学家也发现了中子星。
中子星是目前除了黑洞以外密度最大的星体。
民科的理论大概就是密度极大的物体切下一块后,能出现类似磁铁一样,对原有星球磁场产生巨大斥力。
假如陆恒的闪电体内拥有一块密度极大,类似中子星材料的东西,通过特殊控制,改变它的巨大引力,获得反向的力。
现在这些对陆恒来说还是过于遥远,将来再慢慢研究,总能找到一种方式,摆脱地球引力,让闪电离开海洋,进入星河的方法。
他开始使用经验值升级海葵。
目前海葵太小了,陆恒需要能不停长大的巨型海葵,还要能生活在陆地上。
靠着一个个关键词,陆恒利用系统,不停对海葵进行优化升级。
最后为了节约经验值,换了另一种方式,将单个海葵升级成为适应陆地环境的生物,再用一种类似树的方式,将海葵整合在一起。
就像是一棵树的枝丫上,可以生长着无数海葵。
这些海葵就类似树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