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可以随便拉来几个心腹侍卫或丫鬟作证,那就糟透了。
古代武将都有这个毛病。
在战场上他们勇猛无比,足智多谋,杀伐果断。
可到了日常生活中,则反而变得城府堪浅,智商堪忧,什么事都是想当然为之。
“父亲既然问过表舅,这事估计是孩儿多虑了。”
郭庆马上轻描淡写。
有道是听话听声,锣鼓听音。
这个老二刚才还神情严肃,要求留下来父子密谈。
现在,忽然变得如此轻飘飘的云淡风轻。
如此反常则引起郭威的警觉。
他突然觉得,这个孩子像是变了个人样。
以前傻呆呆的沉默不语,半天揣不出一个闷屁。
现在则言语流畅,不拘于古,还夹杂一点新鲜词语,让他颇感意外。
他狐疑地问道:
“我儿这些日子,背后可有人给你支招?”
当权者疑心病重。
怎么样,侯爷怀疑了不是?
对此,郭庆早就想好了托辞。
“父亲大人也是会说笑,孩子这副模样,这府中有谁肯支招给我?”
只见郭信苦涩一笑,摇着头平静说道:
“孩儿也想成长,却只能依靠自己努力。”
“平常没事,孩儿经常出入府中藏书阁,翻阅一些史书典籍阅读,如陈寿《三国志》,智谋和用兵之法。”
“还有阅读《易经》,懂得一些‘易变’之理。”
“???”
见郭庆回答得有根有据,也很是流畅,侯爷除了稍微有些内疚,也就不再有什么怀疑。
“父亲大人,孩儿已满十六周岁,应该走出家门到外面加以历练,请父亲把孩儿送到一个地方去吧。”
郭威听罢觉得蛮有道理,手捋着下颌虎须,微微思忖一下,点头道:
“好男儿志在四方!这个主意倒是不错。”
“只是京都你是去不了,没有兵部下公文,将领家属一旦出来,不可以随处乱走的。”
“边塞前线经常有战斗,非常危险,上次你大哥…唉…”
“这样吧,我们郭家在幽州一带还有几处庄园,你可以任选一处,顺便管辖那里的牧场。”
郭庆听罢心头一喜,进而言之,“孩儿想要一处距离马场近点的庄园,方便孩儿练习骑射,操练家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