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平昨天接到自已弟弟的电话,让自已今天不要去接他了,说他要自已回来。现在突然下了大雨,张平心里有点担心,他那会儿冒着雨来到父母家,想和父母说一下,自已打算走路去接弟弟。
刚好要出门就看到一辆车开进了院里,家里几人相互对视了一下,大家都充满疑惑。相继的往外走。
张立见到父母和大哥从家出来,望向自已的车子,他也马上开门下车对着家人喊道:“爸,妈,大哥你也在啊。”
这里要介绍下下张立这一家人了,张福重,也就是张立的父亲,年轻时走街串巷挑着担子卖东西,卖的东西也是五花八门,大到桌椅板凳,小到针头线脑。
十九岁那年,一次在邻村卖韭菜的机会看上了一位温姓教师的四女儿,多方打听后知晓对方叫温月,十七岁了,家里姐妹六个人。要说这张福重,也是敢想敢干,和家里打了个招呼说要娶人家,没多久张家就找了媒人上门求娶。
这位温教师听到是张家的小伙子,稍微打听就了解了张家基本情况,没有过多刁难就同意了这桩婚事,温教师怎么也没有想到,自已教书育人大半辈子,这一次看走了眼,同意了个件让他后悔了了几十年的婚事。
婚后二人生下了一个男孩,取名张平,谁成想孩子出生没多久,张福重就变了,开始游手好闲越来越懒,成天出去胡混,光是这样也就算了,温月也就忍了,最让人难以忍受的是张福重开始酗酒,每次喝了酒就撒酒疯,为此温月的公公张振远好几次动手教训自已的儿子。
没过几年又生了个老二张立,张立这个名字是爷爷张振远起的,希望他长大以后能够像个男人,站的得住立的稳,不要像他爸爸那个德行。
由于张福重的不争气,导致家里的大事小情都是温月张罗,孩子则是成天跟着爷爷奶奶生活。张福重对自已的孩子更是没有一点耐心,动则打骂,也许在他心里觉得,打骂孩子就是教育孩子了吧,导致张平和张立两兄弟从小就害怕父亲。
但是张福重在外面和家里完是两副面孔,唯唯诺诺地,从来不敢与人发生争执,就算偶尔发生争执最后也是息事宁人而已,温月常说他是家里的汉子。用现在的话来讲就是,对外唯唯诺诺,对内重拳出击。就这样二人磕磕绊绊的过了大半生,两个孩子也长大成人。
老大张平初中念完就没读了,让张平自已说就是实在不是那块料。当初温月看到自已孩子那么小,不忍心让他在在家面朝黄土背朝天,就请孩子的爷爷托人找了个县城里有名的李木匠,给人家当徒弟,学个手艺。
张平也是个争气的孩子,跟着师傅学了几年就能在师傅铺子里独立干活了。李木匠看他人老实,又肯吃苦,就想着介绍张平去大一点的家具厂上班,但是张平就是不愿意去,非说要帮着师傅一起干,李木匠惋惜之余,心中也很是感动。
哦!忘了说了,李木匠有个和张平同岁的独生女儿,夫妻二人很是疼爱这个孩子,女孩长的落落大方,性格也很是温和,经常到木匠铺给李木匠两人送饭。
二十岁那年,张平爷爷在村里给张平起了两间新房,以后张平就娶了个叫李艳霞的女孩进门(就是李木匠的女儿)。李木匠一心想让自已徒弟能带着自已传给他的手艺去外面打拼一番,做梦也没想到自已被这小子偷家了。
张平拥有了自已的木匠铺,他的师傅,也就是李木匠,反而成了帮忙的,不知为何,张平觉得自从自已成亲后,师傅脾气有点变大了,不过张平对岳父母很是孝顺,经常带李艳霞回去看望,二人婚后第二年就生下了男孩子,起名叫张宇,双方家庭很是欢喜疼爱。
该说张立了,他的人生没什么特殊的,父亲经常不着家,母亲整日含辛茹苦,他是爷爷奶奶帮着带大的,学习的话,比他大哥要好很多,这让母亲很是欣慰,县里读完高中就考上市里的一所大专,大学毕业四处碰壁之后找了份房地产销售的工作。在分手之前,总而言之就是毫无波澜,平静又平凡。
但是后面的事情谁也说不准了,也许有惊喜呢?
看到从车上下来的儿子,母亲温月激动的跑过来抱住了张立,用力的拍打着张立的后背,大哥张平微笑着看着母亲和弟弟,只有父亲张福重眉头皱了起来。
“好了,好了,你别抱他了,你先让他说清楚。”张福重满含怒气的讲道。
张立轻轻拍拍母亲的背,示意她松开,张立有点猜到父亲的意思,没有接父亲的话,所以他很平淡的讲:“你怎么回来了,你不是在外面挣钱吗?回来给我妈送钱了?”
张福重见自已的儿子不光无视自已的问话,还敢反问自已,顿时勃然大怒:“你个狗日的敢和老子这样讲话,真是反了天了。”说话间就要动手教训自已儿子。
站在一旁的张平见状,立马将张福重抱住,嘴里劝道:“爸,爸,别动手,你这问的让阿立说啥啊,你也没问清楚啊,他年轻不懂事,你别和他生气,再说了,万一他还手,你也打不过啊。”
张平说完之后想到“我这么说对不对啊,我可没有嘲笑我爸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