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太太抬眼见了她两个,招呼一声,廷珑跟廷瑗便走上前去。廷珑同妍儿行了礼,脆生生的叫了句嫂子,妍儿还了个礼,旁边的丫头递了个荷包过来,廷珑也大大方方的接了,退到一边;跟着,廷瑗也过去草草行了个礼,嘴里含糊的叫了声嫂子,妍儿照旧按规矩还了个礼,给了改口钱。廷珑此时离得远,看妍儿盛装之下,一张脸却是无精打采不悲不喜的,心里就有些犯疑,想着这亲事个中虽有些不可言说之处,不过那些个弯弯绕都是长辈之间的事,妍儿同廷瑧哥哥两个能和和美美的,倒也是一对良配,不算委屈了妍儿,如今看妍儿这神色,怎么看都不像新妇的该有的模样。廷珑这边转着眼珠看了又看,却见除了自己,旁人都似乎是一无所觉的模样,又觉得怕是自己多心了,末了又把念头转到了别处。
妍儿三朝回门再隔一日就是除夕,二房那边廷瑞亲自去请,说是初一再来,只张载张英两房一同吃了年夜饭,饭后,男丁便都去了外书房说话,只留众女眷围桌守岁。廷珑想起去年此时,一屋子姊妹唧唧喳喳,一群斗鸡样儿,今年廷琦廷碧跟廷琰嫁了,二房的廷瑶跟廷玥也不过来,只剩下她跟廷瑗,竟觉得有些寂寞,自己也觉不可思议,摇着头轻笑。
不想,这人还真是不扛惦记,说曹操曹操就到,第二日,张杰来时,便带了新续的填房和廷瑶、廷玥姊妹两个过了来,二爷新续的那位太太果然姿色非常,桃花眼,尖下颌,身量苗条的一把水蛇腰只堪堪一握,走起路来,像是脚下不稳似的不住款摆,浑身上下扭得一波三折,只精神似乎不大好,脸色苍白;廷瑶几个月不见,也变了模样,腰身像是胖了,脸上的肉却干了下去,廷珑思量着也没准是冬天衣裳穿的多的关系,不然怎么只往腰上长肉,又见她神色间总是有些惶惶然,受惊的小鸟似的,不管谁目光在她身上略略停留,都吓的简直要拍拍翅膀飞出屋,心里奇怪,不免多看了几眼;只廷玥仍旧是旧时模样,进门先拿眼睛把廷瑗跟廷珑的穿戴细细研究了一遍,然后就拉着自己的小袄,扯着衣襟非要给两人看,说是京里的新样子,又是她家店里才进料子,这边买都没出买去,如何如何……
廷珑听了半晌,见只廷玥说个不住,廷瑶一直不开口,怕冷落了她,就笑着寒暄道:“四姐姐昨儿守岁累着了吧,怎么脸色不太好?”
廷瑶见廷珑提到自己就吓了一跳似的,迅速把手搁在腹前,手指略带紧张的扭来扭去,好一会儿才“嗯”了一声。
廷玥却笑嘻嘻道:“四姐姐定给胡瘸子了,开了春就成亲,你还不知道吧?”
一句话说完,众人都没了动静,满屋子的目光都投向廷瑶,廷瑶更是紧张起来,一双眼溜来溜去,更像受了惊的小鸟了。半晌,还是姚氏向二爷的新夫人问道:“这是什么时候的事,这一向也没过你们那边去,廷瑶定了亲竟也不知道。”
那位新夫人听见问,仿佛也无甚可讲,只头不抬眼不睁的无精打采道:“就是才刚定下的事,我们二爷把铺子卖了一半给胡家,想着招了他做女婿,也算肥水不落外人田。”说完便再没了言语。
姚氏跟大嫂对视了一眼,却都有些吃惊。原来,张杰经管了一年铺子,中间折腾无数,到了年底一盘账,发现只前两个月盈余不错,后来便每况愈下,加之阖府里的主子,甚或半个主子的姨娘,缺个什么少个什么打发个丫头便能去柜上支,记账无数,最后算完帐,几间铺子加到一起只收了两千银子不到,还不如原先“寄人篱下”时手头宽绰。
二爷自是懊恼,一番总结之下,也不得不承认自己不是做这些俗物的料,再看廷瑾,斗鸡走狗的学问就渊博的很了,论做生意的本事,恐怕比他还不如,思来想去,还是地产最为耐久,只春秋两季收租子就好,虽出息少些,却也没蚀本的风险,便同新夫人商议要把铺子卖了,买些田产做个长久打算。谁知新夫人听了后,眼珠一转,力劝他莫要一时冲动杀了会下金蛋的母鸡,又撺掇他将铺子交胡瘸子管,每年给他两层的利,想来收益也比田庄强些。
张杰听了贤妻的话,果然动心,却又不肯白白分财出去,想来想去,找了胡瘸子商议,直言自己不惯俗物缠身,要找个可信的人将这几间铺子一半的股兑出,算是托给他打理,每年只坐享红利。
胡瘸子早知他那盘生意做得一团乱,此时听了这话,眼睛不禁放亮,因这些铺子都是当日他出主意挑的,经营好了获利极厚,如此更不扭捏,也直言自己有意效劳,只不知本钱够不够。
两人正可谓情投意合,三言两语之下便把事情说定,刚要提笔落字据,二爷眼看一半的铺子眼看姓了胡,虽是收了银子,还是有些肉疼,又生出别的心思,想着胡瘸子尚无妻室儿女,正可将闺女许给他一个,说定往后这铺子只可传给他的外孙,如此,胡瘸子成了他的女婿自然不能欺哄他,往后这些个金银又可尽数传给自家外孙,算是拐着弯跟张家还有些关系。
胡瘸子一听张杰说要将闺女许给他一个,自是没有不答应的,遂说定等成亲当日再立字据上档,一手交银子,一手交铺子。
内宅女眷听了这个消息,自是惊讶,外头张载听了这事却是不赞成的很,只道若是想托人照管铺子,没有比自家亲兄弟更可信的,不如还像原先一样,由他帮着照管,不过是顺手,也不要他的红利,一力劝二弟打消主意,不要让祖业旁落。
二爷这一年虽跌了跟头吃了亏,却还是不改死要面子的脾气,打肿脸也要充胖子,只一味犟嘴说,女婿是半个儿,不能算祖业旁落;张载又叹气道廷瑶许给这样的女婿,年纪模样都不相当,也极不合宜。二爷见自己一见大哥便成个叫花子的衣裳,浑身都是不是,心里更是不痛快,冷笑了两声,当即打发人去内院叫女眷出来要打道回府。
廷瑞却忽然开口道:“爹,二叔且不要动气,听我一句。依我看,三叔说的对,既是分了家,二叔怎么处置产业,爹还是别插手了吧。只是,二叔既然把铺子一半的股卖给了胡家,那张家老号的老匾也不好再挂了吧?”
廷瑞说完这话,张英便点了点头,道:“我看廷瑞说的在理。”说完看向大哥,道:“大哥就听孩子一句,少操些心吧。”
张载抚着拐杖,沉吟了好半天才叹了口气,道:“也好,只要肯摘了张家老号的匾,铺子你爱卖便卖吧。”
张杰听了这话,思量了思量,也知大哥让了步,自己不肯让步,逼急了他请了族长来,恐怕又是一场官司,况且,他心说只要铺子里有货,管他挂的是张家老号还是胡家新号也没什么两样,便也痛快的一点头,道:“一言为定。”
廷瑞却转身取了纸笔来,道:“还是落字为据吧,二叔,空口无凭。”
张杰见侄儿这样信不着自己,倒有些恼火,恨恨的提了笔落了字据,便叫嚷着使人去请太太跟两位小姐,等一干女眷出来,一刻不停的转身走了。廷瑞自顾自将字据上的磨痕吹干,谨慎收好。
张英又坐了一会儿,说起丁忧起复的事来,道是阖家回京后,产业交廷珑打理,请大哥帮她参谋帮衬着。张载自是答应,又问了归期,算了算廷瑧春闱的日子,见赶不及等张英起复,颇有些可惜。
张英只道廷瑧那孩子是个有真学问的,他在朝中,考中了,只怕还要因叔叔是朝廷大员叫人家说三道四,不如这样的好,却还是当即提笔写了几封书信给朝中同僚引荐廷瑧。
廷瑧收了信,张英又嘱咐他出了正月十五便上路,早到京里,安顿下来一则可以温书;二来由廷瓒带着也可提前会会各位主考,张载都一一应了,张英见别无他事便也叫人去内宅请姚氏回去山上。
作者有话要说:各位久等了,深表歉意,更要感谢各位的耐心,鞠躬……
100 备嫁
张英一家回到山上,姚氏立时就着手开始为廷珑备嫁,张英也将家中田产和各处店铺的账册地契都取出,要趁着这三个月工夫交待给廷珑。霎时,廷珑竟忙的脚不沾地起来,每天排的满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