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炮作文网

博炮作文网>中国历年的科技成就 > 第7章 力学方面(第4页)

第7章 力学方面(第4页)

◆祖冲之像

◆祖冲之塑像,位于北京建国门立交桥西南角古观象台内。

知识小百科

“交点月”的天数

所谓交点月,就是月亮连续两次经过“黄道”和“白道”的交叉点,前后相隔的时间。黄道是我们看到的太阳运行的轨道,白道则是月亮运行的轨道。交点月的日数是可以推算得出来的,祖冲之测得的交点月的日数是27。21223日,比过去天文学家测得的要精密得多,同近代天文学家所测得的交点月的日数27。21222日已极为近似。由于日蚀和月蚀都是在黄道和白道交点的附近发生,所以推算出交点月的日数以后,就更能准确地推算出日蚀或月蚀发生的时间。在当时天文学的水平下,祖冲之能得到这样精密的数字,实在惊人。

天文学发展的新阶段──张子信的三大发现

张子信的三大发现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为天文历法体系的完善增添了全新的内容。他对这三大发现具体的、定量的描述方法,把我国古代对于交食以及太阳与五星运动的认识推进到一个新阶段,为一系列历法问题计算的突破性进展开拓了道路。

◆天体仪。1905年制造,陈列于南京紫金山天文台,用于显示天球的各种坐标、天体的视运动和亮星位置。

◆日食的形成。当月亮在太阳和地球中间、三者位置差不多成一线的

。。。时候会发生日食现象。

延伸阅读

张子信成功的秘诀

张子信之所以能在天文学上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功,首先就在于他勇于实践的精神,他认识到尽量丰富的客观素材对于获取新知的重要性,坚持不懈地进行了30多年的观测工作;其次,张子信还善于探索,他从表面上看来杂乱无章的客观事实中,理出带有规律性的东西;第三,他还勇于创新,大胆地追究这些带规律性的现象的深层原因,作出理论上的说明,并且给出定量化的描述。张子信的三大发现均较好地体现了他关于科学研究的指导思想和方法。

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历法──《皇极历》

《皇极历》是我国历史上一部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历法,它首次考虑到太阳和月亮视运动的不均匀性,创立了等间距二次差内插法。这在中国天文学史和数学史上都有重要地位,后代历法计算日月五星运动使用的内插法多继承《皇极历》的方法并继续发展。

◆刘焯像

◆《天文大象赋》书影。《天文大象赋》是隋末李播撰的一部重要天文学著作,李播之子李淳风在天文历法上造诣很高,他依据《皇极历》造出了《麟德历》。

知识小百科

定朔法

定朔法是以朔日为每月的初一,又将回归年划分为二十四节气,在缺中气之月置闰,既反映了太阳热力作用对地球的影响,又反映了以月亮为主,加上太阳对地球的引潮力共振的周期变化,融阴月阳年为一体,为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但因大小月无定序,不时有2-4个大月、2-3个小月相邻,以缺中气之月为闰月,闰月游移不定,各年同名节气在格里历(简称格历)3-4天里波动,不便推算、记忆和使用。

古代历法体系的成熟──一行的科技成就

一行是我国唐代著名的天文学家,他在制造天文仪器、观测天象和主持天文实地测量方面都有卓越的贡献。一行主持修订的《大衍历》是我国唐代最精密的历法,比较准确地反映了太阳运行的规律,标志着中国古代历法体系的成熟。

◆一行塑像,位于西安大雁塔北广场。

◆一行到此水西流。此石碑和一行墓(唐一行禅师之塔)位于浙江台州天台山国清寺外七佛塔上方。

知识小百科

覆矩

为了测量北极仰角,一行设计了一种叫“覆矩”的测量工具。据考证,“矩”在我国古代天算典籍中有两种含义:一是形似木工曲尺的平面区域,即所谓的“积矩”;一是勾股形中的勾边加股边夹一直角构成的直角折线,即所谓的“矩线”。这说明一行的覆矩是一种用“角度”表示地平高度的测量工具。使用时,把覆矩的一个特定边指向北极,使此边恰好在人眼和北极的连线上,则重锤线即能在量角器上直接读出北极的地平高度。

唐代天文星象名著──《开元占经》

《开元占经》是我国古代的一部天文学著作,书中保存了中国最古老的关于恒星位置观测的记录,包含了大量物异和天文星象等方面的术语,在天文史上很有研究价值。

◆《唐开元占经》书影

延伸阅读

◆日珥造就的火焰般的太阳

《开元占经》的流传

《开元占经》自撰成以后,传世极少。这是因为这是一部以星占术为主的书,宣扬天命论,笃信迷信的历代封建统治者都把它视为高度的机密,生怕有人拿其中的话,结合天上的天象,来“妖言惑众”,危及自己的统治,所以本书在唐、宋时代就流传极少。宋以后即无记载,甚至连明代的皇家天文台也无藏本。直到明神宗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安徽歙县有叫程明善的学者,因给古佛像布施装金,而在佛腹中发现了一部抄本。当今传世较广的是道光年间的恒德堂刻版巾箱本。近年来,台北出版了文渊阁藏本《四库全书》影印本。1989年中国书店也出版了影印本。

自动化的天文台──水运仪象台

苏颂发明的水运仪象台是我国古代的一种综合性观测仪器,它集观测天象的浑仪、演示天象的浑象、计量时间的漏刻和报告时刻的机械装置于一体,充分体现了我国古代人民的聪明才智和富于创造的精神,是一部自动化的天文台。

◆水运仪象台

◆《新仪象法要》中的星图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