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许多父母往往感觉束手无策,许多父母在自己年轻的时候,往往有过许多彩色的梦,然而最终没有实现。于是,他们在下一代身上倾注了全部心血,希望自己的理想能够在孩子身上得以实现,这种望子成龙的心情可以理解,但切不可把孩子逼得太紧。
7趴手,让孩子自己走
有媒体报道说,开学第一天,某小学一男生提出想走十分钟路和同学结伴到学校,其父不同意,非要他坐小车上学。到了学校门口,小车停下,父亲目送儿子入校,直到背影消失才开车离去。生活中类似现象的报道常见诸报端,什么孩子值日啦,什么学校有远足活动时,家长们前呼后拥,多方配合……这种现象反映了一些家长不愿让孩子吃苦的共同心态。我们时常感叹如今的孩子充满娇骄二气,没有应付困难的能力,没有承担困难的心理素质,更没有“跌倒一百次还要一百零一次站起”的抗挫折精神。原因就在于家长的这种保姆式的做法。
生活中有些做父母的对子女过分关心,一切包办,不敢让他们独自去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挫折。但生活自有它发展的客观规律,在风风雨雨的人生路上,每个孩子都要遇到困难和挫折。如果父母大事小事都越俎代疱,那么孩子怎能磨炼出坚强意志,怎能培养出百折不挠的抗挫折精神?
陈先生中年得子,高兴万分,对孩子是捧在手里怕摔着,含在嘴里怕化了。一步也不让孩子自己走。孩子走一步,他就牵一步,而且总是老两口子牵着。自然,两口子都觉得这样子最好不过了,自然,两口子总是笑嘻嘻的。
再后来,他不让孩子乱跑,怕被风吹凉,怕被太阳晒黑。他们不让孩子和别的孩子一起玩,怕被带坏了,怕被传染上疾病。他们不让孩子唱,他们不让孩子跳……
这样的孩子长大了能干什么,不用说也可想而知。在生活富足的今天,如果说我们没有必要让孩子去经受先辈们所经历过的种种苦难的话,那么生活中的某些困难是孩子难得的锻炼的机会。这些幼苗只有在风吹雨打中才能知道什么是困难,什么叫逆境。鼓励他们战胜困难,他们才能提高生存能力,体会到成功的欢乐,增强对生活的信心和勇气。几次风雨,几回挫折,只会增强他们宝贵的精神财富,激励他们奋发向上,自强不息。如果我们硬要去剥夺孩子们这样的锻炼机会和权利,动辄亲力亲为,甘愿让他们做温室里的弱苗,那无疑是在粉碎自己“望子成龙”的愿望。
生活中的糊涂学
生活中,该孩子完成的任务,就让孩子去面对,路是他们自己的,放开手,让孩子自己走吧。摔一两跤不要紧,只有今天学会了走,明天才能在人生的路上健步如飞。
@献右惨给儿子面子
在这个世界上恐怕没有家长不考虑自己孩子的将来吧。家长们希望自己的孩子将来成为什么样的人呢?不给别人添麻烦,自己的事情自己来做,这也许就是家长对孩子最一般的期望吧。不过,大部分家长在表现这种心情的方法上存在着不小的问题。很多家长经常用这种期望来衡量孩子的表现,这样那样地加以干预。他们觉得批评和提醒是家长的义务,所以总是去注意孩子的缺点和不擅长的地方。这些其实都是很愚蠢的想法。孩子对这些非常反感。
小明的妈妈就很会体贴孩子的感受,她懂得什么时候要给儿子保留面子:
一个星期一的下午,正在上小学二年级的小明走进家门,一回来就嚷嚷饿,自己径直吃起了饼干。
妈妈问:“你今天有作业吗?”
“一点也没有!”小明含糊不清地回答,嘴里塞满了饼干。
“你星期一总是没有作业,”妈妈惊讶地说,“这怎么可能?”
“我们就是没有嘛!”小明坚持说,但妈妈发现小明的脸色不太自然、略显紧张地看着她,“老师没有留作业,”他又咬了一口饼干,“我不觉得老师留了作业。”
这时候,妈妈很想彻底检查小明的书包来证明自己的怀疑,或是戳穿小明的谎言。但是,她忍住了,妈妈打算给儿子留一点面子。
“嗯,听起来你好像说不太准,为什么不打个电话问问同学呢?是不是真的没有作业?这只要一点点时间,省得你明天去学校会有麻烦。”
小明没有吭声,也没有去打电话,这并不是因为他懒得打电话,而是因为他已经一再告诉妈妈没有作业了,他在犹豫:应不应该改变自己的说法或是承认自己的错误。
“是不是当时你正在思考什么问题,没有注意到老师布置的作业?”妈妈自然地说,“这种情况经常会碰到。”
小明走到电话旁,拿起了电话。
“喔,真的吗?你告诉我吧?”小明在电话这头有些含糊地问。
妈妈走开了,假装忙着做事,擦擦柜子,整理一下书架,她似乎并没有注意小明与同学的对话。
小明放下电话,一边走回自己的房间一边嘟囔:“真有作业!我还以为今天可以好好玩一下了呢!”
妈妈听见了,也表示惋惜,“真可惜,看样子今天你没有时间好好玩了,不过,周末我们可以想想到哪里去好好玩一次。”妈妈又真诚地补了一句,“如果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可以问我,我就在隔壁。”
家长不要让孩子在别人面前丢脸,你要做的是让他改正错误,督促他的反省并且让他保持明确的目的性。打个比方来说吧,水对树木来说是很有营养的东西,但是不管它多有营养,如果不顾时间和场合,一直连续不断地给树木浇水的话,再壮实的树木也只能腐烂掉。人也是一样的道理。生活中,孩子对家长的提醒和批评本身没有一点反抗的心理,或者说,他们非常想改正被指出的缺点和错误,但是他们也想保持自己作为一个人的面子和虚荣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