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炮作文网

博炮作文网>改变你一生的态度的句子 > 第10章 主动示弱知进也要知退(第1页)

第10章 主动示弱知进也要知退(第1页)

主动示弱是一种比逞强更实用的处世态度。自己在事业上已处于有利地位,获得了一定的成功,在小的方面,即使完全有条件和别人竞争,也要尽量回避退让,避免伤害他人,这样,你才可能成为最后的强者。自卖自夸,往往会适得其反。

做人要懂得后退

当前面的路被一座山挡住,我们只能绕过去。这样虽然要多走一些路,但却能保证到达目的地。同样,当一个人要做成一件事,不懂得后退是不行的。后退是一种策略。不懂得后退的人,往往难以达到目的,还可能碰得头破血流。

后退就得有牺牲。中国象棋中有“丢车保帅”一招。丢了帅,就等于认输,因此为了保帅,丢车是在所不惜的。

东汉末年,汉献帝被叛军软禁在长安。他利用一个机会逃了出来,奔向洛阳。叛军骑兵紧追不舍。此时老臣董承提议把身上所带的金银财宝都扔到路上,最后连皇后的首饰都扔掉了。

追兵看到地上的财宝,都跳下马来拾取,军官叱责也无用。因为他们拾到的财宝足够用一辈子了。这样汉献帝得以保全生命,逃到洛阳。

命与财宝相比,当然是命更重要,因此这个牺牲是值得的。

后退是为了造就自我进取的资本。身处竞争时代,首先应要造就自己进取的资本。如何造就,那就是靠一种坚韧和执著,用知识和学问来武装自己的心灵,苦练坚韧之功。

曾国藩平生爱好学习,从少年至老年,没有一天不读书。他受书籍的影响非常大。他所说的:“心灵不牵执于物,随遇而安,不为以后的事操心,专心过好现在,对于已经过去的事不常依恋。”即使放在今天,仍然是很高明的处世之道,而曾国藩竟然能在读《易经》时体会出来。曾国藩受书籍的影响,实在是非常深。

对于人生的进退,最易造成两种错误的行为,一是盲人骑瞎马式莽撞,一是自暴自弃的沉沦。曾国藩虽善于忍让,但也有不愿退却的时候,如拒交关防一事,则看出他也有争的一面。

曾国藩任钦差大臣镇压捻军,当时刘秉璋作为辅佐军事的襄办之官,献防守运河之策,于是清军在河岸修起长墙,阻止捻军渡过,试图把他们围在一个角落里聚而歼之。李鸿章在江督行署,力争不可,亲自给刘秉璋写信说:“古代有万里长城,现在有万里长墙,秦始皇没有意料到在一千多年后遇到公等为知音。”显然带有嘲讽的味道。刘秉璋率万人渡运河,接到李鸿章的公文,说粮饷缺乏不能够增兵。

李鸿章事事进行干涉,并且时常上报情况,条陈军务,曾国藩很不满意李的这种做法。等到时间一久,军无战功,清政府便让李鸿章接替为统帅,曾国藩不忍心离去,自己请求留在军营中继续效力。李鸿章接任后,急忙派人到曾国藩驻所领取钦差大臣的“关防”。曾国藩说:“关防,是重要的东西;将帅交接,是大事,他不自重,急着要拿去,弄没了怎么办?况且我还留在这里。”李鸿章派客人百般劝说,让他回到两江总督之任上,曾国藩也没有答应。有人给李出主意,并调停说乾隆时西征的军队用大学士为管粮草的官,地位也与钦差大臣相等。曾国藩故意装作不懂,说:“说的是什么?”刘秉璋说:“现在您回到两江总督之任,就是大学士管粮草的官职呀。”李鸿章又私下告诉他说:“以公的声望,虽违旨不行,也是可以的。但九帅之军队屡屡失利,难道不惧怕朝廷的谴责吗?”曾国藩于是东归,从此绝口不谈剿捻的事。李鸿章接替为统帅,也没有改变曾国藩扼制运河而防守的策略。后来,大功告成,李鸿章上疏请求给从前的领兵大臣加恩,曾国藩仅仅得到了一个“世袭轻车都尉”,因此大为恼怒,对江宁知府涂朗轩说:“他日李鸿章到来,我当在他之下,真是今非昔比了!”ヒ虼耍曾国藩在处理进退关系问题上,则是该进时进,当退时退。在曾国藩不得已启程赴两江总督任之时,途中观者如潮,家家香烛、爆竹拜送,满城文武士友皆送至下关。申刻行船时,遂将郭嵩焘所纂《湘阴县志》阅读一遍,以抑制自己复杂的心情。睡后,则不能成寐。“念本日送者之众,人情之厚,舟楫仪从之盛,如好花盛开、过于烂漫,凋谢之期恐即相随而至,不胜惴栗。”后二天,他每日只看《湘阴县志》,并将此志寄还。从第四天开始上半日处理文件,见客:下半日与晚上便开始抓紧时间读《国语》、《古文观止》。告别了他经营多年的江宁,离开自己血脉相承的胞弟,怅怅如有所失,内心十分不安,只企望旅程之中能在自己喜爱的书籍中得到安慰与休憩。同治八年(1869年)一月九日,曾国藩行至泰安府,忽然接到新的寄谕,所奏报销折奉旨“著照所请”,只在户部备案,毋须核议。这等于说,一些人原抓住曾国藩军费开销巨大,要审计查账,现在一纸圣旨就将此事一笔勾销,不再查他的账了。曾国藩为此大受鼓舞,认为这是清政府对他的特别信任、空前恩典。谕旨使他“感激涕零,较之得高爵穹官,其感百倍过之”。因而便又有点心回意转,虽虑“久宦不休,将来恐难善始善终”,但不再要求辞职了。这样一来,曾国藩心头的一块石头落了地,而且看书的劲头更足了,轿中、宿店的旅途之中,他将《战国策》、《左传》反复阅读,目的是在进见皇太后、皇上之时,陈述自己的中兴大业之策。

曾国藩一生中几进几退,但每次面对困境时他都能冷静面对,从容找到出路,这大概就是他之所以能在官场中纵横数十年的资本吧!

少谈自己的得意之事

生活中,不少人总认为自己高人一等,事事比别人强。干是,他们就总喜欢把得意挂在嘴上,逢人便夸耀自己如何如何能干,如何如何富有,完全不顾及别人的感受,总以为这样就能得到别人的敬佩与欣赏。而事实上,别人并不愿意听你的得意之事,自我夸耀效果往往适得其反。

一位女士,她的女儿从剑桥毕业回国之后,在一家外企金融机构任职,每月上万元薪水。这位女士非常自豪,她面对亲朋好友时,言必称女儿的风光,语必道女儿的薪俸。慢慢的,她发现亲朋好友都在疏远她,不愿和她交往、聊天了。她非常痛苦。女儿知道这种情况后,就极力劝导母亲,说总夸自己的女儿,突出自家好,人家会有什么感受,人家当然不会理你了。

女儿的话在情在理。可见在叙述自我时,要防止大谈自己的得意之事,过分突出自己,切勿使其他人心理失衡,产生不快,以至影响了相互之间的关系。

一般来说,失意的人较少有攻击性,但别以为他们只是如此。听你谈论了你的得意后,他们普遍会有一种心理——恼恨。这是一种藏到心底深处的对你的不满。你说得唾沫横飞,不知不觉已在失意者心中埋了了一颗仇恨的炸弹。

失意者对你的怀恨不会立即显现出来,但他会透过各种方式来泄恨,例如说你坏话,扯你后腿,故意写你为敌,而最明显的则是疏远你,避免和你碰面,以免再见到你,于是你不知不觉就失去了一个朋友。

随意自夸、口无遮拦几乎是骄傲自满者的通病。这种致命的弱点不仅暴露了自己的内心情感和意图,而且会使很多人心怀不满或恼恨不已。试想,如果别人的不舒坦是因你而起的,你还会得到好处吗?所以说,人应该把自己高人一等的某些东西适当地隐藏起来,这不仅仅是一个人的修养问题,心气太傲了,真的容易吃大亏。

英格丽·褒曼在获得了两届奥斯卡最佳女主角奖后,又因在《东方快车谋杀案》中的精湛演技获得最佳女配角奖。然而,在她领奖时,她不停地赞扬与她角逐最佳女配角奖的弗沦汀娜·克蒂斯,认为真正获奖的应该是这位落选者,并由衷地说:“原谅我,弗沦汀娜,我事先并没有打算获奖。”

褒曼作为获奖者,没有大谈特谈自己的成就与辉煌,而是对自己的竞争对手推崇备至,极力维护了落选对手的面子。无论谁是这位对手,都会非常感激褒曼,会把她当做知心的朋友。一个人能在获得荣誉的时刻,如此善待竞争的对手,如此与竞争者贴心,实在是一种文明典雅的风度。

以上的事例告诉我们,人际交往中,你的一言一行都要考虑对方的感受,学会安抚对方的心灵,不可以由于自己的原因使对方心理失去平衡,给对方造成伤害。与此同时,自己也会因此而安然自得,有一个好心情。

然而,表现自己是人的天性。明知不可谈得意之事,但却要情不自禁地大谈特谈,这是比较麻烦的事。所以,完全不谈得意之事当然不可能,但同样是谈得意之事,不妨谈得艺术一点。

至少在别人未谈得意之事之前,自己也不要谈。也就是说,单方面大谈得意之事很不明智,如果先让对方发表得意演讲,那种坏印象也就淡薄了。所以,聪明的人总先让着对方:“您的见闻广博,您先谈一谈吧!”促使对方发表得意之事,然后若无其事地说:“我也知道这样的事。”如此这般地穿插自己的得意之事,那效果就会好得多。

学会适当表现出你软弱的一面

有的人看上去很平凡,甚至还给人以“窝囊”且不中用的弱者感觉,但事实上可能并不像你想象的那样。有时候,越是这样的人,越是在胸中隐藏着远大的志向和抱负,而这种外表的“无能”,正是其心有城府、富有忍耐力和做人的心计的表现。这种人能屈能伸、能上能下,具有普通人所没有的远见卓识。

做表面的弱者可以减少乃至消除不满或嫉妒,规避他人对你的注意,从而让自己有时间蓄积力量,最终成为强者。每个成功者,无疑都是为人所瞩目的,被人嫉妒在所难免,在一时还无法消除这种社会心理之前,用适当的示弱方式可以将其消极作用减少到最低程度。

不知你是否见到过乌龟在遇到天敌时是如何保护自己的?当遭到天敌侵犯时,这乌龟便将头和爪子全缩进了壳内,装死足足几分钟后才慢慢将头伸出来张望,等敌人走了,它才敢爬起来。

兔子蹬鹰的故事也是如此。鹰的眼睛锐利,在高空中便能看清地面上的兔子,而此时兔子并不慌忙,只见它顺势打个滚,装作死去。鹰一个俯冲下来,本想这下可抓住兔子了,可是奇迹发生了,当鹰到达地面伸开双爪时,兔子却一跃而起用双前腿猛蹬鹰的胸肚部位,鹰悲鸣几声,带着伤痕逃离了地面。

以上两例都是发生在自然界里的普通故事,也是两类绝不单纯地坐以待毙而求生存的实例。兔子和乌龟无疑是自然界的弱者,但它们能在危险来临的时候装死,表现出更弱的一面,从而麻痹了敌人,顺利得以脱生。作为自然界中的弱势群体,它们能一直繁衍生息,可以说,它们就是真正的强者。

要想在社会上立足,人应该学会做弱者。比如:地位高的人在地位低的人面前不妨展示自己的低学历,表明自己实在是个平凡的人;成功者在别人面前多说自己失败的经历、现实的烦恼等,对眼下经济状况不如自己的人,可以适当诉说自己的苦衷:诸如健康欠佳以及工作中诸多困难,让对方感到“他家也有一本难念的经”;某些专业上有一技之长的人,最好宣布自己对其他领域一窍不通,袒露自己日常生活中如何闹过笑话、受过窘等。至于那些完全因客观条件或偶然机遇侥幸获得名利的人,更应该直言不讳地承认自己是“瞎猫碰上死老鼠”,等等。

有一位记者去拜访一位事业上的成功人士,目的是获得有关他的一些丑闻资料。然而,还来不及寒暄,这位成功人士就对想质问的记者制止说:“时间还长得很,我们可以慢慢谈。”记者对这种从容不迫的态度感到有些惊讶。

一会儿,成功人士的妻子将咖啡端上桌来,他端起咖啡喝了一口,立即大嚷道:“哦!好烫!”咖啡杯随之滚落在地。等妻子收拾好后,他又把香烟倒着插入嘴中,这时记者赶忙提醒:“先生,你将香烟拿倒了。”成功人士听到这话之后,慌忙将香烟拿正,不料却将烟灰缸碰翻在地。

平时在外面风光的成功人士出了一连串洋相,使记者大感意外,不知不觉中,原来的那种挑战情绪消失了,甚至对他怀有一种亲近感。

这些其实都是这位成功人士一手安排的,目的就是以弱者的表象消除记者的敌意。为的是让记者在发现杰出的成功人士也有许多弱点时,过去对他抱有的敌意就会消失,而且由于受同情心的驱使,还会对他产生某种程度的亲密感。

从这个故事可以看出,做弱者是一种比逞强更实用的做人方法。自己在事业上已处于有利地位,获得了一定的成功,在小的方面,即使完全有条件和别人竞争,也要尽量回避退让,避免伤害他人,这样,你才可能成为最后的强者。

一个人要想在生活中成为真正的强者,首先要在表面上做个弱者。要时刻记住,自己并不是一个高高在上,十全十美的人。

懂得偶尔暴露一下弱点

一个有涵养的人在生活中,往往会以低调深沉处事,不与人计较,从而赢得更多人的尊重。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