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霖走到杜观云身边,轻轻耳语几句,立起身子,把落梅笛一挥:“实行第二计划!”
列队在大厅的众僧一阵混乱,前排的到后排,后排的到前排,好象在训练队列,却不进攻不知在搞什么鬼,就连那些武林异人也隐到了群僧中间。
突然,从众僧的后方两翼,滑出了几队体格健壮的和尚,手中端着方便铲,慢慢的向着慧禅逼去。
慧禅并不在意,心想:“活人来的越多越好!”眼前他们到了近前,左手一挥,口中念咒,然后用手一指,出乎意料是的那些和尚并没有听从自己的命令反击回去,而是仍向自己逼来。
慧禅大惊:“难道我的摄魂咒失灵啦?”又是一挥左手,仍然毫无用处,一个和尚已经到了床边。
慧禅大喝一声,伸右手一抓,直探入和尚的腹部,不禁大骂一声:“呸,原来是木头人!”飞起一脚,把那木头和尚踢飞出去,撞到别的和尚身上,倒地一片。
“想吓唬我?”慧禅坐在床上,不再理会这些木头和尚,那些木头和尚到了床边,便停住了,应该是失去了动力。
十几个胖大的和尚滑了过来,一看就知是假和尚,面无表情,眼睛连动也不动一下。
“你们搞什么鬼?想烧我?这些假和尚,看着就烦!”右手一伸,把一个木头和尚的脑袋拍飞出去,落在地上,滚出了很远。
突然,慧禅只觉全身一痛,低头一看,只见自己身周插着二十几只龙牙枪,那些枪皆是从那些胖和尚肚里伸出来的。
“啊!”慧禅仰天一声巨吼,左右手同时挥出,“摄魂咒”和“穿心掌”同时使出,右手把一个胖和尚击的木屑飞舞,只见里面露出了一个头戴龙头盔,身穿青龙甲,脚蹬云龙靴,全身包在甲中,只露着两只寒光闪闪的眼睛的龙牙武士。
奇怪的是这个龙牙武士并没有受到自己“摄魂咒”的影响,二十五个龙牙武士一齐用力,把他挑了起来。
接着,又一齐用力,狠狠的把他捅在了白玉床上。龙牙枪已经深入了他的体内,他的“铁尸咒”就是想用也用不上了。
慧禅被二十五个龙牙武士只插的四分五裂,奇怪的是全身竟没有流出一滴鲜血,到最后只剩了一块冰块,慢慢的溶化在了黑色的火焰中。
那些龙牙武士完成了使命,突然龙牙枪掉在了地上,化成了一颗颗的龙牙。
地上的终究在地上,地下的终究归了地下。
峨眉的枯叶大师已经决定全派加入少林,踏上平复天下的征程,而那些武林异人抱着那铁塔老者的尸身,飘然远去,梅霖希望他们能够留下效力,他们只是笑笑:“我们老了,这个天下是你们的!”
只有杜观云多说了一句话,那是对杜化虎说的:“孩子,有时候回家看看你娘!”便头也不回的走了。
峨眉山的灵息变的清新了,附近的山峦也变的秀丽起来,好象得过一场大病,现在完全好了,更加散发出了生命的活力。
第四卷 地风升之少林时代 第十章 不遇
梅霖扬了扬鼻子,深深的呼吸了一下峨眉山的空气,车马辚辚,旗帜飘飘,就要离开峨眉山了,以后也许不会再来。这峨眉山是否也会留有梅霖的记忆?
梅霖感到万分遗憾的是,柳姐姐竟然不愿意同行,任凭梅霖好话说了万千,也是不愿,理由就是:“这峨眉山留有我的记忆,我永远不会离开这里!”
梅霖真想把柳姐姐绑走,虽然这个对现在的梅霖来说,是轻而易举的事,但是梅霖总觉的柳姐姐是神圣而可侵犯的,狠了几次心,都没有下手,终于留下了十八罗汉在此保护她,带队上路,要知道月姐姐还在前面等着呢!
此时的少林队伍比来时又更加壮大了许多,三百精锐的峨眉弟子岂是以前梅霖那些胡乱召来的杂牌军所能比的?更加壮观的是,队伍的后面多了十几辆大车,大车里装的皆是金银珠宝,一部分是从慧禅那大厅里得来的,另一部分却是梅霖收来的利钱。
什么叫利钱?用梅霖的话讲,我白给你们降妖除魔啊?你们这些当地人当然得给我点好处费。于是,梅霖发下命令,三天之内每人上交五百两银子。
来自少林的僧人皆知道这是怎么会事?立即出动,四处寻找大富之家,搜刮抢夺。此时的四川乃天府之国,遍地黄金,万两以上之家比比皆是,因此人人均不费吹灰之力的超额完成了任务。
得来的银两一部分被梅霖用来采购装备。经青牛山一战,使梅霖充分的认识到了“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的道理。好的装备是提高这些和尚最简捷快速的方法,要想让这些新来的和尚练成绝世武功,那恐怕得等个几十年,谁有那么长的时间用来等待,再说现在也没时间让那些和尚来整天练功。
另一大部分银两,梅霖早有打算,那就是要重建少林。把少林寺建在武当山旁边,和月姐姐比邻而居,是梅霖从当方丈的第一天就有的梦想。
现在这梦想就要实现了,梅霖恨不得一步跨到武当山,只可惜自己的缩地术总出差错,每次使用都有生命之忧,因此不敢再用。至于驱云术,太耗费灵息,再加上速度又慢,恐怕还比不上马车快呢!要是死老舅在这里就好了。梅霖自然不知道那只冰鹫早被大鹏金翅雕啄的魂飞魄散。
梅霖心里着急,只觉得这马车其慢如牛,不禁一个劲的催促快走,动不动就连夜行军。离武当山还有一天路程,梅霖却再也等不及了,铺开龙皮,跨上云彩,使开驱云术,准备离开大队,抄近路直飞过去。
枯叶大师小心谨慎的建议:“普霖方丈,僧道两门向来不合,我们大队人马直扑过来,难免引起误会。况且,一路之上,我们未派哨探,什么消息也不知道,武当派对我们来此的态度尚不知晓。方丈还是不要离开大队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