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4章
林浩今晚来这里的目的,就是买一个丹炉。
他上次的那个丹炉,买的时候就不怎么满意,通过老板知道,夜市上会有真正的好丹炉。
不过老板给他的这个消息一样不便宜,价格就要了一个亿,而且老板还是这次夜市的牵线大桥人,交易成功后少不了再付一笔佣金。
径直来到上次的古董店,直接给老板说了来意,老板一看到是林浩,又听说了林浩的来意,直接关了店门。
这可是大雇主,三年不开张、开张吃三年,说的就是遇上了林浩这样的大买家。
离夜市开始还有近两个小时,老板泡了一壶好茶,两个人闲聊了起来,闲聊中才知道,老板的前身竟然是一个土夫子。
土夫子就是盗墓贼,赚了一点钱后的老板感觉做土夫子太损阴德,就开了这家店,机缘巧合之下生意越做越大,才有了现在的规模。
从老板的闲谈举止当中,可以看的出来,老板不是一个简单的人物,无论林浩说什么话都能接下来,知识面涵盖之广,特别是古董方面的,比起那些专业的考古教授毫不逊色。
这么一个人才在开店之前怎么会去做土夫子?林浩提出了心中的疑问,老板叹了一口气给林浩说出了原因。
老板做土夫子前是一所知名学校考古专业的学生,本名李有,可能因为家里很穷,所以起了这么一个名字。
也正是因为家里穷,他学习特别努力,在整个专业里是数一数二的学生。
按道理讲,这么一个好学生,拿奖学金不成什么问题,但每次奖学金都没他的份,老板后来才知道,本该他的奖学金被那些有关系有背景的人顶替了。
知道原因的老板一怒之下便辍了学,可再厉害的人也要吃饭不是?不上学了的老板又没什么技能,思来想去自己学到的知识只是考古方面,就做了土夫子。
这一做就是近二十年,直到自己手里有了点钱,这才开了这家店。
听完老板的经历林浩不仅感到一阵唏嘘,现代还好了,老板做学生那个年代里,是真正的没有关系难办事,也难怪老板做起了生意。
两个小时很快在闲聊中过去,两个人来到了城西的猪笼巷。
这条巷子存在了将近一百年,巷子不大,大概一辆车的宽度,有一百多米长,夜市正是在这条巷子里开始。
现在十一点多,十二点还不到,已经陆陆续续来了不少人,来的人也没什么讲究,就在路边找了个地方随便一坐。
把自己要卖的东西随便摆在自己面前,静静等着买主上门。
这里有一个规矩,那就是不买别碰,意思就是可以看,但不能用手摸,东西都是真东西,至于这件东西值不值那个价,就要看个人眼力。
一路走过来,林浩还真见到不少好东西,可惜他这次来是要买丹炉,也没那么多时间在这里浪费。
跟着老板来到了巷尾,直接来到一处破旧的棚子下面,棚子下面有一个邋遢的老人,正在搬弄着的一些瓶瓶罐罐。
这就是林浩这次来的目标,整条巷子也就他手里有一个丹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