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彦青盯着刘谷子看。
刘谷子几乎被贾彦青盯得吓破胆。
直到刘谷子都快被吓哭了,贾彦青才缓缓开口:“常永良的货都是谁给他送?他可会亲自去采买?”
一听到这个话,刘谷子几乎是立刻松了一口气,跪直了:“咱们杂货铺子利小。雇不起商队。要么托认识的人帮忙带回来,要么就只能自已去取。差不多半个月,掌柜的就要出一次门。”
“或者是去山边上的那些散户那儿收货,或者就是去府城拿货。”
“这一年多,掌柜的出门少了。因为他认识的人多,几乎都能帮着带货了。”
“我刚来的时候,掌柜的最辛苦,出门也多。”
刘谷子小心翼翼看贾彦青,满脸的糊涂,显然不明白为什么问这些。
“常永良两年半之前,有没有一件浅蓝色的绸衫?”贾彦青也是十分的干脆,也不绕弯子。
刘谷子想了一下,点点头:“有的。那件衣裳,掌柜很少穿。可爱惜了。后头正是两年半之前吧,有一回出去进货回来,就再也没有穿过了。兴许是弄破了。”
“一件衣裳而已,记得这样清楚?”贾彦青扬眉,表示不信。
刘谷子立刻解释:“那衣裳,不是掌柜家里给做的。是从外头捎回来的。而且,那衣裳,掌柜也没带回去家里过!现在都还放在铺子里呢。掌柜的很爱惜的。”
刘谷子可怜巴巴地,想问自已能不能走了,又不敢。
贾彦青问了刘谷子最后一个问题:“常永良平时给人写信吗?”
刘谷子迟疑了一下,最后还是点头:“写的。掌柜写信的纸和平日用来记账的纸都不一样。而且每回写好多,而且都是同一个商人帮忙带信。偶尔也有回信。不过我不认识字,我也不知道写的啥。”
贾彦青深吸一口气。
让人去拿那封“常三”的信来,给刘谷子辨认。
但刘谷子实在是辨认不出来,只说信纸好像是常永良写信用的那种纸。这个纸,比记账的纸要贵一百钱。
贾彦青让人把刘谷子暂时留在衙门,让他等着,自已则是又看了看那纸。
纸其实就是普通的纸。比最次的纸好一些。但好得也有限。说实话就是很常见,看不出特殊之处。而且能买到的地方也很多。
就是墨也看不出什么端倪来。
最后,贾彦青看了一眼宋进:“去杂货铺看看,找那一件绸衫,另外将纸取回来。”
宋进就闪身出去了。
贾彦青手指头轻点桌面。
祝宁看出来了,贾彦青每次思考,都喜欢搞这个小动作。
至于他在想什么……祝宁感觉自已也知道。
即便有绸衫,即便有纸,又能证明什么?证明常有良穿得起绸衫?买得起纸?
其实都不能算直接证据。
最好,还是能证明那个“常三”,就是常有良。
但现在,就是缺乏关键的证据。
就像是铁链缺了一扣,怎么也连不起来。
让人心中郁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