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炮作文网

博炮作文网>十龙夺嫡百科 > 第46部分(第1页)

第46部分(第1页)

要在短时间内将局势搅乱,以便自己回京时能赶得上趟——回了京,就得着手海运的折子,否则如何谈得上解决了河工的难题,如果局势不乱,也就没了趁乱取势的可能。

胤祚早就交待了刘长鄂注意朝廷的动态,尤其是阿哥们的反应,康熙三十五年最后一夜的那场闹剧发生了不过三天,胤祚就收到了通过飞鸽传书送来的准确消息,这不,立刻召集郭琇、林轩毅开始商讨这件事了。

“先生,以为此事如何?是不是该照计划行事了?”胤祚将送来的情报交到了林轩毅的手中。

林轩毅看完了手中的那张小纸条,沉思了一下道:“火候还不够,得再加一把火。”

“加火?”胤祚微微地一愣。

“不错,可以先将那份火耗归公的折子先递上去,把火再烧旺一些。”林轩毅冷静地分析道:“眼下这个局面,圣上必定会是各打五十大板,清欠的事儿也会因此而停了下来,朝中大臣也会有所调整,局势虽会乱上一阵,但很快就会稳下来,等我们回到京城,估计朝局已是风平浪静,不利于我们乱中取势的计划。若是这份火耗归公的折子上了,朝中必然会掀起大浪,乱局至少会持续到我们回到京师的那一刻。”

“不错,折子是本王上的,那些子朝官无论是反对的,

成的,总得等到本王回到京师才能知晓究竟是怎个道大人立刻六百里加急发出此折。”胤祚笑呵呵地道。

这时代文件传输靠得是驿站,一般每隔20里有一个驿站传递的公文上注明“马上飞递”的字样,就必须按规定以每天300里的速度传递。如果遇到紧急情况,传送的速度可达到每400、快达到800。传递紧急文件时,每个驿站都用快马,这样,虽然不是千里马,但每匹马都拼命跑,也可以一日千里。

胤祚当然希望手中的那份火耗归公的折子能尽快赶到京师,至少要在康熙三十六年正月初八开第一次早朝的时候赶到,但此折不是军情不能用八百里加急来传送,最多只能用六百里加急,不过算算时间也能在开朝前一天送抵京师,这便足够了。

春节是过去了,可春天却还没真儿个地到来,京师里昨夜才落了场大雪,天冻得很,这样的天气最适合的就是躺在温暖的被窝里睡个懒觉,如果身边再楼上个美娇娘子暖被窝,那就更是件美事了。不过此等美事在京城里,只有那些子平头百姓能享受,朝官们却没有这个福气,得上朝,三更就得起,五更就得进宫候着,天没大亮就得开朝议事。

别的阿哥、朝臣即便是上朝也就是三更起了,可四阿哥胤禛却得三更就出发,没别的原因,只为他的宅子在城外,不得不如此。今儿个是康熙三十六年的第一朝,尽管除夕夜那场风波都已经过去八天了,可胤禛心情依然不好,但也没个迟到或是不去的理,二更就起了,认真地梳洗了一番,草草地用了些白粥就上轿子出发了。

刚进了城门口没多远,就听见前面护卫群里发出一阵的骚乱,原本就心情烦闷的胤禛此时更是心中有火,喝令停了轿,怒气冲冲地问道:“何事喧哗?”

胤禛冷厉刻薄,御下极严,容不得人失误,但凡有个小错失,断没有饶过的理,手下那帮子奴才、护卫没少因小事而挨家法的。大伙儿都知道自家主子最近火气大,都收敛得很,就怕因自个儿不小心得罪了主子,吃排头、挨鞭子,这会儿听到胤禛那略带怒气的声音,顿时静了下来,小半会之后,还是大管家高福儿先醒过神来,靠上了轿子边,沉着声道:“主子,前头有个断了腿的伤者,挡了道,奴才们这就将他抬走。”

“伤者?”胤禛沉吟了一下道:“是什么伤者?”

“回主子的话,看打扮像是来京赶考的书生。”高福儿头前就看过那个倒在路中间的伤者,此刻倒也答得快。

胤禛自幼信佛,满口子慈悲为怀,当然基本上都是口头功夫,那手上却是狠戾得紧,不过偶尔救助些贫苦之人也是做过的,倒也搏了些好名声。这会儿听说是个受了伤的书生,一时起了慈悲之心,吩咐了一句:“来人,先将伤者送回府上,好生照料着,待本王下了朝再问。”

此乃些许小事,自然有手下那帮子奴才去忙乎,胤禛吩咐了一声就令人起轿直奔宫中而去。说到底儿,胤禛也就是当救了头小鸡、小鸭般,压根儿没将这件事儿放在心里头,别说什么回头就问问的话,只怕没个意外,三、五年他都不会记得此事,更何况今儿个早朝对胤禛来说太重要的,是福是祸立马就能见分晓,哪还会将心思用在那个来历不明的受伤书生身上。

胤禛到得早,宫里头这会儿还冷清得很,除了几个在宫里当值的章京、上书房行走之类的中级官员,其他阿哥、重臣们连个影子都没有。胤禛这些天心事重,压根儿就没休息好,今儿个又起得早了些,这会儿倒有些犯了困,跟那些章京们打了声招呼,自个儿坐在朝房内靠墙角的椅子上,歪着头打盹,直到宫里头传来太监们喊“上朝”的声响才醒过神来,匆忙地整理了一下仪容,随着朝官们一道向乾清宫大殿走去……

第二部少年行 第九十五章一石激起千层浪

手机电子书·飞库网 更新时间:2008…11…21 19:15:02 本章字数:3082

熙三十六年第一朝终于在众人不同心思的企盼中开朝完万岁,山西道御史何龙令率先出列,一头跪下道:“臣,山西道御史何龙令有本启奏陛下,臣弹劾户部尚书陈廷敬罔顾国法,强行追比,导致工部虞衡清吏司主事魏亚武、礼部主客清吏司主事钱竟鸣等多位官员因无力清欠而被逼自杀身亡,此情此景实有伤朝廷体面,望陛下明察。”

山西道御史何龙令刚说完,京畿道御史郎月明就出了列,同样是弹劾户部官员,不过他弹劾的是户部侍郎济宁,罪名也是强行追比,导致官员自杀。郎月明话音刚落,佥都御史奎续又冒出来了,弹劾的却是胤禛,罪名是纵容户部官员强行追比。这三个御史可不是一个主子的,何龙令是老八的人,郎月明是太子一系,而佥都御史奎续是大阿哥的门下奴才。

这三个御史的背后分别站着一位阿哥,可都不是好惹的主,这么一带头,一大帮子朝官都纷纷出列上奏奏章,全是弹劾户部官员,若是按弹章来算,几乎将户部主事以上的官员都弹劾了一遍,整个户部几十名大小官员,连同四阿哥胤禛全都在案,无一漏网。

望着堆满了御桌的弹章,和跪倒了满地的大小官吏,康熙老爷子气得面色铁青。老爷子一早就预算到今儿个早朝会有一番热闹,也知道户部必然受弹劾,心里头原本打算强行将那些弹章压下去,可没想到这起风波会闹得如此之大,竟然会有近一半的朝臣弹劾户部。如此一来,老爷子原本盘算保户部的想头就算是落空。

康熙是强势皇帝,这没有错,可问题是老爷子一向爱面子,容不得自个儿在历史上留下污点,这会儿如此多的官员弹劾户部。而且证据确凿,户部地追比也确实狠了些,逼出了人命,虽说是出于公心。可却损了朝廷的脸面,不追究户部的责任是不可能的了,老爷子可不想在史书上留下个昏君的骂名。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