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倾向,更多的可能性,某个比例的支持,都是常态,但“确凿无疑”四个字不是好莱坞的规则,也不是奥斯卡的规则。
不过,在丹尼尔等待金球奖颁奖礼的时候,从他刚刚离开的法国巴黎来的一通,让他的注意力得到了转移。
电话来自蒂姆·罗兰——“雪鹰基金”的投资人。
在他们最后一次见面,蒂姆还跟他聊起那个项目,但好几个月过去了,丹尼尔也没能得到进一步的消息,事实上,按照他现在的计划,他也没什么时间再去拍一部几个月的电影,除非往后排。
“蒂姆,好久不见了。”
“是的,那么明天可以么?我明天从巴黎回洛杉矶,明年晚上能请你到家里来坐坐么?我请你喝红酒,要知道我有不少好货色。”
丹尼尔意外的很,蒂姆的邀约来的这么急出乎他的意料。
“哦,明天?你稍等一下。”
掩住听筒,丹尼尔叫了一声安迪,问了自己的行程,他尽量不去拒绝蒂姆,哪怕这个机会两个人不能合作,但以蒂姆的人脉和雪鹰基金的实力,以后说不定就会有合作的缘分。
这是一条需要维护的关系。
安迪得到示意,衡量了一下行程,向他点了点头,表示没有问题。
“蒂姆?”
“在,怎么样?”
“我迫不及待想要品尝你的藏品了。”
“哦,太好了,那明天晚上见?”
第二天晚上,丹尼尔和库萨躲避媒体,到蒂姆位于洛杉矶的临时住宅内和他会面。
一个意外的客人让丹尼尔大吃一惊。
哈维·韦恩斯坦。
这个名字好莱坞所有人都不会陌生,但如果说韦恩斯坦兄弟,即鲍勃·韦恩斯坦和他,以及他们的米拉麦克斯,大家肯定更熟悉一点。
米拉麦克斯是目前最为成功的独立电影公司,被华特迪士尼收购之后,也一直在出品质量上等的电影,今年的《浓情巧克力》就是他们的作品,入围包括影后在内的多项提名。
“哈维,见到你真高兴。”
丹尼尔的惊诧只是一个瞬间,马上他就非常亲热地和哈维拥抱了一下。
“这就是大家都在谈论的丹尼尔,我也高兴能见到你。”
这位奥斯卡公关专家看上去风度颇佳,看这样子,一般人不太能够想象得到韦恩斯坦兄弟当年,冒天下之大不韪,将《莎翁情史》推上奥斯卡宝座,直接干掉了《拯救大兵瑞恩》,这几乎成了奥斯卡洗不掉的污点。
“我明天就得回巴黎,”蒂姆看着他们交际,和站在一边的库萨·达蒙点了点头,“所以今年请你们一起过来坐坐。”
丹尼尔来之前,蒂姆和哈维的谈话已经结束了,显然,哈维对于认识丹尼尔也有兴趣,所以他留了下来。
认识之后,两个人确认了彼此都有建立更进一步的关系的意愿,哈维就告辞离开蒂姆家。
“丹尼尔,很抱歉,之前我跟你说的电影,导演希望在英国选择欧洲演员,所以我的推荐没有被采纳,而且你的条件有点出众,我是说脸和身材,所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