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会很清楚,单凭阳安关的七千守军,尚不足以对十万魏军构成威胁,唯一让他忌惮的,就是姜维在沓中的五万人马,为了防止姜维的主力向阳安关增援,钟会出兵汉中的同时,已令邓艾出兵狄道围攻沓中。指望邓艾的三万军队吃掉姜维几乎是不可能的,钟会也没有这个奢求,只要邓艾能顺利地绊住姜维,足矣。
为了多一重的保险,在邓艾出兵沓中的同时,钟会又令雍州刺史诸葛绪率兵三万去抢夺阴平桥头,截断姜维东归阳安关的路径,此为万全之计也。
但阳安关南接汉寿,钟会虽然的把握阻截住姜维的主力东归,却无法阻挡得住来自成都方面的援兵,一旦成都方面获悉阳安关危急。定然会大举增兵阳安关。到那时。阳安关必定难以攻克了。
不过对钟会比较有利的是,成都到阳安关相隔千里,而且蜀道自古就有难于上青天之喻,从阳安关向成都传信,一来一回,至少也得十数日,钟会必须要把握这有限的十几天时间,一鼓作气地拿下阳安关。打通西进巴蜀之路。
许仪既号急先锋,带兵冲到阳安关城下,既不扎营安寨,又不观察敌情,直接就挥军向阳安关攻来,用许仪的话来说,今天晚上就在阳安关城里面宿营了,何必还多此一举地在城外安营立寨。许仪下令诸军一齐攻城,破城之后再行埋锅造饭,杀猪宰羊。犒赏三军。
魏军自关中出发,长驱而进。一路上根本就没有遇到蜀军任何有威胁的抵抗,这无疑也助长了魏兵的狂傲气焰,许仪一声令下,魏兵魏将便潮水般地向阳安关的城头涌了过去了。
没有大型的攻城器械,魏兵就抬着简陋的云梯,倚仗着人海战术,疯狂地向着阳安关冲去。
迎接他们的,是城上密集的箭雨,锐利的箭头毫不迟疑地射穿了魏兵的身体,在向前的狂奔之中,不断有魏军士兵倒了下去,但这点伤亡似乎阻碍不了魏军高昂的士气,冒着箭雨,魏兵攻到了阳安关城下的壕沟前。
这是一道深深的壕沟,在壕沟的前面,密布着用来防御敌人骑兵的拒马和鹿角,想要冲到城下,魏军就必须要摧毁拒马鹿角,填平壕沟。对于善战的魏军而言,这似乎不是什么难题,手执大斧和锯子的工兵已经开始作业,清除壕沟前面的拒马和鹿角,更多的魏兵肩负沙袋,投向了深深的壕沟。
但壕沟所在位置正是弓箭的最佳射程,此时城上的箭雨更加地密集了,如骤雨般地倾泻下来,壕沟的前面,横七竖八地躺满了魏兵的尸体,鲜血横流,尸枕相籍。
魏军不甘示弱,立刻调用了大批的床弩和弓箭兵,对阳安关的城头进行了压制射击,双方在远距离上展开了弓箭对攻战,漫天的箭矢如同飞蝗一般,遮天蔽日,城上城下,不断地发出濒死的惨叫之死,但箭矢的密度却从未降低,双方都不遗余力地来争夺弓箭的压制权。
在城池的攻防战中,攻的一方肯定要比守的一方付出的代价大,尤其是是缺乏大型的攻城器械的时候,这种差距就更加地明显。魏军在付出了极大的伤亡代价,用沙包石块和士兵的身体填平壕沟之后,总算是攻到了阳安关的城下。
但真正的血腥战斗才刚刚地拉开了帷幕。
无数的云梯被竖了起来,魏兵开始踏上云梯,奋力地向城头攀登而去。除了弓箭,滚木擂石也开始发威力,那些粗大的滚木几乎要几名士兵合力才能抬得起来,高高地被举过头顶,呼啸着滚落而下,一根滚木几乎可以横扫几架云梯上的魏兵,所经之处,势不可挡。沉重的擂石更是霸道之极,砸到魏兵的头顶之上,立刻是脑浆迸裂,血肉模糊,竹制木制的云梯更是无法承受擂石的重量,一旦被砸中,立刻从中间断裂,云梯上成串的魏兵立刻被摔了下去。
大发神威的还有沸水和滚油,劈头盖脑地浇下去,底下必定会发出惨绝人寰的凄厉叫声。
傅佥表情凝重,沉着地指挥着战斗,虽然魏兵射上来的箭矢呼啸着从他的耳际飞过,傅佥还是严辞拒绝了中军官让他退避一下的建议,阳安关到了生死存亡的危急时刻,他身为主将,断然没有后退半步的可能,他在,士气就在,狭路相逢勇者胜,只要凝聚住阳安关守军的士气,魏军就算再庞大,也休想跨越半步。
在傅佥冒矢督战之下,蜀军众志成城,最前沿的士兵倒了下去,后备的士兵立刻顶了上去,从城下向上望去,阳安关的城头似乎从来就没有少过一个人,每个士兵都坚守着自己的岗位,半步也不曾退缩。
尸体越堆越高,但这也不能阻挡魏军攻击的力度,在许仪的督战之下,魏军的攻势如潮水一般,一浪高过一浪,在这块淌满鲜血的土地上,死亡已经让人麻木了,没有任何人惧怕。
但阳安关的防御稳如磐石,任凭魏军如何疯狂,这道城墙就是他们无逾越的坎,残阳之中,无数的云梯被火焚毁,鲜血、火光、夕阳,满眼除了红色再也看不到别的颜色。(未完待续。。)
第203章 救援
ps: 正版读者十几分钟之后再看,谢谢支持
刘胤不禁一愣,他甚至有些怀疑自己听错了,自己现在只是一个四百石的小郎官,而中尉右丞可是比两千石的大官,中间可是差了整整四个等级,一下子就连升五级,这升官的速度,堪称是坐了火箭。
跪在地上的众官吏也是暗暗吃惊,连升五级,可是蜀汉自立国以来从未有过的先例,不过此时此刻,可无人敢出言反驳,谁让在皇上最危难的时候,刘胤挺身而出为皇上挡了一剑,用自己一条命换一个比两千石的官,估计众官吏都没有那个胆量。
其实在刘禅的内心深处,还是有一点小小的愧疚的,几天前马王妃进宫为刘胤求取安平王的爵位,刘禅权衡再三没有同意,虽然用霸陵侯和羽林郎做了一点小小的补偿,但在刘禅自己看来,这些毕竟不能和安平王的爵位相提并论,他以为刘胤会为此而记恨自己。
没想到今日在他最危难的时刻,刘胤能挺身而出,奋不顾身地为他挡下这致命的一剑,让刘禅的内心着实感动了一阵,关键的时刻,还是血浓于水的亲情啊!
正是怀在这份感激和歉疚,刘禅在罢免了柳兴的中尉右丞职务之后,毫不犹豫地将这个职位封给了刘胤,甚至让人产生了一种错觉,刘禅为了让刘胤当中尉右丞,专门罢免了柳兴给刘胤来腾地方。
“谢主隆恩!”刘胤毫不客气地将中尉右丞的官职给笑纳了。
中尉府位同九卿,首长称之为执金吾,在西汉之时。执金吾拥有着极大的权力。掌控着北军。担负着京城内外的巡查察、禁暴、督奸等任务,应劭谓:“吾者,御也。掌金钳,以御非常。”中尉府的地位就类似于后世的国家安全部门。
自东汉之后,执金吾不再统辖北军,在人们看来,似乎执金吾的权力被大为削减,但事实上。执金吾却充当了秘密警察的职能,除了护卫京师的安全之外,执金吾的权力秘密地在向地方各州郡渗透。
三国鼎立的局面形成之后,细作往来频繁,大到国家的政策变更,军事计划的实施,小到各地的兵力驻防、人事调动,都需要大量的谍报人员前往刺探,渗透和反渗透,一直是三国之间一场没有硝烟的暗战。
诸葛亮在世的时候。就曾建立了一整套谍报和反谍报系统,向外派出了大量的细作刺探敌人的军情。于内则是大规模地整肃,扼制敌方细作的活动,所以在诸葛亮六出祁山的军事行动中,每一次都能做到料敌先机,出其不意。就连诸葛亮的对手曹真、司马懿都不止一次地哀叹诸葛亮的神机妙算,其实在诸葛亮光环的背后,是那条隐蔽战线上多少无名的英雄默默奉献。
执金吾手下有两个最重要的属官——中尉左丞和中尉右丞。中尉左丞负责对外的间谍活动,中尉右丞则负责内保事务。
中尉右丞的权力很大,最起码他的职权范围要比明面上京师卫戍区长官的这个权力要大的多,中尉府的触手早已伸到了天下各州的各个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