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粤然会煮面条,煮饺子的原理应该差不多。他烧了一大锅开水,把饺子丢进出,10分钟之后,出锅。
虽然有的皮裂了,有的馅儿飞了,耿粤然还是挑出十五个圆滚滚的完整水饺。足够小丫头吃了,至于锅里的片儿汤,就留给自己吧。
耿粤然端着饺子又敲小舟的房门。
门还是没开,小舟的声音却传了出来,“让我自己静一静!”
“你吃了饺子再静,凉了就不好吃了。”耿粤然好言相劝。
就在这时,大门口传来敲门声,耿粤然只好放下饺子,先去开门。
门口站着一位高大英俊的年轻男士,彬彬有力地问耿粤然:“请问,叶小舟是住在这里吗?”
作者有话要说:
☆、第 59 章
耿粤然一头雾水地把来人让进客厅,又去敲小舟的房门。“小舟,你的朋友杨树来找你,就在客厅等着呢。”
小舟的门立刻就开了,小舟跑到客厅,看到三年未见的杨树竟真的坐在自己家的客厅里,惊得嘴巴张成了一个o型。
杨树站了起来,笑得微风和煦,“小舟,好久不见了。”
小舟突然张开双臂,给了杨树一个大大的拥抱。“杨树!你怎么来了?不是说下周才回国吗?”
早在一周前,杨树就在网上和小舟联系,他已经在在美国完成学业,下个月就要回国了,他询问了小舟目前的工作单位和居住地址,说如果在北京停留的话就去看她。时过境迁,小舟对杨树的那一点情愫和遗憾,早已化作了久别重逢的喜悦,她仰头看着杨树,高兴得脸都笑红了。
“其实我跟你联系的时候已经回国,就在重庆。没告诉你是想给你个惊喜。”杨树笑道。
“原来你骗我,坏杨树,小心我揪光你的叶子!”小舟笑着说道,这是他们大学时经常开的玩笑。
“骗你是我不对,给你带了礼物,算是赔罪。”杨树递给小舟一个精巧的纸盒。小舟打开一看,惊喜得叫了起来。“好漂亮的杯子!”
“是我自己做的。”杨树送给小舟的是一只不锈钢雕塑的水杯,杯体被漆成彩虹的颜色,精致而鲜艳,看着就让人心情大好。
“三年不见,你的作品又长进了。”小舟说。
在旁边站了很久的耿粤然忍不住低咳了一声,这对久别重逢的人儿聊的太开心,完全把他忽略了。
“小舟,这位是——”杨树有些吃不准地问道。
“这是跟我合租房子的室友,耿粤然。这是我的大学师兄,杨树。”小舟这才想起来为他们做介绍。
耿粤然的脸色更加不快,原来在小舟的心目中,自己只是个合租房子的人。这也太伤自尊了。尤其是在小舟的——师兄面前。多么亲热的称呼,师兄师妹,他们绝不仅仅是这么简单!
“小舟,你还没吃晚饭吧,想吃什么,我请客。”杨树对着耿粤然点了点头,又对小舟说。
“三年没见,我可要好好宰你一顿——”
“她今天胃不舒服,不能吃外面的饭。”耿粤然打断小舟。
小舟皱着眉看耿粤然,“我胃什么时候不舒服了?”
“你不是说胃不舒服,想吃水饺吗?我都给你包好煮好了。”耿粤然指指桌上。小舟气乐了,她拌好了馅,擀好了皮,耿粤然只是给捏合到了一块,还捏的不甚成功,被他说得好像是他一手包办的一样。
“对哦,有饺子,要不咱们在家里吃点吧,改天再宰你顿大的。”小舟说。
“也好。”杨树倒是不客气。
冰箱里还有些香肠、鸡蛋,加上包饺子剩下的韭菜,小舟又快速地弄出两道菜,最后还做了一个蛋花汤。
15个饺子,杨树八个,小舟七个,一人一盘。耿粤然居然没有被邀请上桌,只能眼巴巴地坐在沙发上,假装看电视,斜着眼睛偷瞄小舟和杨树。
作者有话要说:
☆、第 60 章
小舟和杨树边吃边聊。
“你这次回国,是彻底回来了,还是再去别的国家?”小舟问道。
“彻底回来了,而且就在北京。”杨树笑吟吟地说。
“你来北京工作?”小舟很惊喜。她的同学大部分去了南方,在北京的只有她一个。相比南方同学的热热闹闹,她不免觉得有点冷清。现在杨树来了,她在北京终于有了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