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谈判中,对方往往会怀疑你提出的观点或者建议。在这种情况下,采用循循善诱的表达技巧往往能使对方逐渐接受你的想法。循循善诱的特定就是紧紧抓住对方心理,站在对方的立场上阐述对问题的见解。这样的语言往往会使对方逐步放弃原来坚持的想法,逐渐顺着你的思路思考。循循善诱的一个重要出发点就是先从讨论双方彼此相同的观点开始,在对方取得初步的一致后,再步步为营,推理诱导,使对手的谈判思路逐渐纳入自己所设计的轨道上来。
3.有的放矢
大家都知道“言为心声”,“文如其人”这些典故。每位谈判者的语言本色固然受到其身份、地位、文化素养、思想性格等一系列因素的制约。但是谈判言语要与谈判的目的相一致,谈判言语要根据特定环境而采取不同语言。有的时候,为了取得谈判的成功,必须改变一下自己平常说话的特点,要增添特定环境下的新色调,运用有的放矢的技巧。这并不是“虚伪”和“演戏”,而是为了有效地进行成功的谈判。如一味地坚持自己说话的本色,我行我素,不顾特定谈判环境下的特定制约,往往会丧失谈判的控制权,使谈判受挫。人们通常说“猛张飞粗中有细”,也正是称赞粗猛的张飞在某些特定的条件下有的放矢的“细”。
4。探测虚实
在谈判中,一般人们都是采用发问的方式来探测对方的态度与实力背景。当然,发问也有一定的技巧,有的时候可以直截了当地问,而有的时候就必须间接地发问。比如对涉及自己实力和最后立场的关键信息,在对方进行探测的过程中千万不能轻易透露,否则就丧失了谈判的主动权。
间接发问的类型有多种,如:为探测对方动机与意向——“承蒙您的厚爱,您为什么千里迢迢的来我们这谈生意?”为探测对方态度——“您对我们公司的印象如何?”为探测对方实力——“我们再扩大些合作领域怎么样?”而直接性的发问,一般用意也很直观,比如:为鼓动对方参与——“对此您还有什么意见?”为测定对方态度——“我们的让步与您的期望差不多吧?”
运用发问的方法,要求发问者逻辑严密,并且对涉及最终实情的相关信息有较充分的掌握,最后以对方认可的事实和充分的说理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5.巧妙暗示
谈判过程瞬息万变,有时双方各执己见,相持不下,甚至谈判无法进行。有时,谈判者出于各种各样的考虑,在许多情况下不便直接说明自己的意图,而又需要对方对此有所响应,促进谈判继续进展。在这些情况下,就要用暗示的方法。除去使用体态暗示或媒介暗示外,还可以使用口头语言来暗示,一般人们习惯使用借代、比喻的手法,通过相关的典故、事故、故事的表述来进行。运用这种暗示方法,需要运用者具有丰富的文史知识积淀和机敏的智慧。另外还要注意暗示时要把握时机和对象。如时机成熟,则一点就通,反之则不起作用。
6。妙语回避
谈判中两军相遇,为争得更多的利益和谈判的主动权,常常会提出一些尖锐的、复杂的和令人一时难以回答的棘手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处于守势的一方既要保护自己谈判的利益,不使对方获利,又要摆脱窘境,从容地控制谈判局面。这时,巧妙地运用口头表达,以回避的方式实行反击,以使对方达不到预期的目的。
一般而言,应用巧语回避对方可以采用以下几种形式。①偷换概念。即故意用一个概念代替另一个不同的概念。但是要注意转换的概念要与原概念有联系,但又不是原概念;②转移话题。对于棘手的、难以回答的问题,可以避而不答,转移到别的问题上,以避免因为直接回答而带来的不利局面;③无效回答、。所谓无效回答,就是表面上仍以口头语言进行答复,但是在答复中没有任何有意义的内容,答案什么都没有,信息等于零。这样做既维系了双方的感情,又巧妙地避开了难题。
语言是人类彼此间交际的基本工具,同时也是人类赖以进行思维的工具,因此谈判过程离不开人的语言表达与交流,除了语言之外,人们在进行交谈协商的过程中还可以应用其他交际工具,比如肢体语言。
出现僵局,你也能“起死回生”
在谈判中时常遇到谈不下去的情况,也就是说陷入僵局。这时,如果处理不好,就有可能真的把谈判推向了死胡同,相反,如果能恰当地应用某些策略和方法还是可以“起死回生”的。
一般情况下,打破僵局的艺术有以下几种。
1。头脑冷静,切不可直言冲撞对方
“良言一句暖三冬,恶语伤人六月寒”,激烈的言辞会使双方形成感情对立,对打破僵局十分不利。双方经过激烈的磋商后,很有可能不能达成一致的意见,这时,千万不能为了速胜而说一些令对方难以接受的话。比如,片面夸大对方产品质量的低劣,令对方感到十分懊恼;或者对对方的谈判人员进行恶意的人身攻击或者取笑对方,让对方“失了面子”;或者对对方所代表的利益集团进行攻击,都有可能使对方对你产生反感,即使你作出某些让步,对方在心理上还是会蒙上一层阴影,谈判极有可能不欢而散。
2。运用“黑白脸”策略,更换谈判组成员
在谈判技巧中,有一种很常见的谈判策略就是“好人”和“坏人”的策略,或者叫作“黑脸”和“白脸”的策略。在谈判组成员中,一个人扮演“好人”的角色,也就是对对方来说的相对的好人,他表面上总是从双方的利益考虑,,不偏不倚,总是为了促使谈判的顺利进行,不过分要求对方做出某些让步,而是对对方态度诚恳。而“坏人”则是处处不肯让步,逼着对方作出妥协。在这种情况下,对方当然希望和“好人”谈判,而事实上,“坏人”一般都是在谈判中起主要作用的人。但是如果遇到了僵局,暂时地让“坏人”退出,以缓解气氛,是必要的退却。暂时的退却可能换来更大的胜利。
3.随机应变,从不同角度出发
用某种不同的方法重新解释问题;提出新的理由、新的信息以探讨更广泛的问题:找一个桥梁,使双方达成某些方面的共识。
当自己的观点令对方难以接受,就不要一条路走到黑,试着从另一个角度来考虑问题。自己的方式说服不了对方,就试着用对方考虑问题的方式来说服对方。有经验的谈判者往往会在谈判之前考虑几套对付对方的方法,一套不行,就换另一套,还可以根据谈判进展的情况作出随机应变的选择。
4.转换话题,缓解紧张气氛
转换话题也就是不谈和谈判议题有关的事,谈一些毫不相关的东西,比如一些轻松的话题,或者一些娱乐新闻,或者讲一些幽默的故事,以使双方紧崩的神经得到暂时的缓解。当然聪明的谈判者还可以通过这些看似不相关的话题,引起对方的兴趣和共鸣以作为下一步双方谈判的主旋律,并且逐渐将话题逐渐引到正题上,使对手在不知不觉中,就上了自己的当,从而为打破僵局、抢占谈判主动权赢得先机。
5。幽默以对
在谈判中,幽默是不可缺少的技巧。当谈判陷入僵局无法继续进行的时候,恰到好处地使用幽默,有利于打破僵局,使冷场的窘境在笑声中得到缓解。
6.采取暂时休会的方式,使双方冷静头脑,整理思路
对己方来说,最好在休会前将自己的方案再作一次详尽的解释,提请对方在休会时作进一步的考虑。休会是使双方冷静的最好方法,由于双方都在火头上,此时稍有不慎,随时可能有“着火”的危险。富有经验的谈判者一般都会在僵持不下的情况下,主动提出暂停。暂停的时间可以依据各个谈判的实际情况而定,可以是一个晚上,也可以是一顿饭的时间,甚至可以更长一些,以给对方充足的时间考虑自己的谈判策略,并作出重新的部署。
7.对双方已经达成一致的议题进行回顾性的总结,消除僵局所造成的沮丧情绪
谈判的内容通常牵连甚广,不只是单纯的一项或两项。在有些大型的谈判中,最高纪录的议题便多达70项。当谈判内容包含多项主题时,可能有某些项目已谈出结果,某些项目却始终无法达成协议。这时候,你可以这么“鼓励”对方,“看,许多问题都已解决,现在就剩这些了。如果不一并解决的话,那不就太可惜了吗?”
这就是一种用来打开谈判僵局的说法,它看来虽稀松平常,实则却能发挥莫大的效用,所以值得作为谈判的利器,广泛地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