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军前线总指挥部。
作战室内,张小六身着笔挺军装坐在主位上。
总参谋长李振邦站在一幅巨型平壤周边地形图前,手中的指挥棒沿着地图上蜿蜒的山川、河流比划着。
“诸位,平壤城外,鬼子依托地形构建了严密防线。大同江自东北向西南贯穿,成为天然屏障。他们在江北岸修筑了大量坚固碉堡,形成密集火力网,扼守着主要渡口。
城南地势开阔,鬼子部署了坦克集群与重炮阵地,随时可对进攻之敌进行火力压制。城北山峦起伏,设有隐蔽炮兵阵地和狙击点,易守难攻。
据情报,他们还在城西设置了雷区与铁丝网,百万兵力层层布防,妄图将我们拒之门外。”
张小六听完,目光缓缓扫过在场的将领,沉声道:“各位将军,刚才参谋长说了鬼子的部署情况,你们有何建议,都说来听听。”
第一军团长王铁柱率先起身,大声道:“大帅,我建议集中炮火,先猛轰江北岸碉堡,撕开个口子,我第一军团带头冲,打他们个措手不及!”
第二军团长李文斌推了推眼镜,冷静分析道:“强攻损失太大。不如佯攻城北,调动鬼子火力,同时派精锐部队从侧翼迂回,绕过雷区,直插城西,切断他们的补给线,再配合正面进攻,让鬼子首尾难顾。”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讨论愈发激烈,张小六不时点头。
经过一番激烈讨论,一套作战方案逐渐成型。
李振邦站起身,清了清嗓子,高声宣布:“各位将军,现在宣读作战安排。第一军团长王铁柱,率第一军团主力,在黎明时分对江北岸鬼子碉堡群展开猛烈炮击,吸引其主力火力,待炮火延伸后,迅速强渡大同江,建立滩头阵地;
第二军团长李文斌,带领第二军团精锐,趁夜色秘密行军至城西,避开雷区,在总攻开始后,突袭鬼子补给线,得手后向城内推进;
第三军团长赵天勇,率第三军团在城南佯装进攻,牵制鬼子坦克集群与重炮,配合其他两路行动。
空军负责在战斗打响后,对鬼子炮兵阵地进行轰炸,夺取制空权。”
最后,张小六神色庄重地站起身来,:“各位,作战方案已经安排,明天凌晨6点准时发动总攻!
此战关乎东北命运,只许胜,不许败!”
“是,大帅!”众将领齐声高呼。
作战会议结束后,众将领迅速离开指挥部,下去安排部队准备战斗。
。。。。。。。。。。。
4月27日。
凌晨5:30,天边泛起鱼肚白。
东北军炮兵阵地却早已沸腾。
“快,动作麻利点!”一个年轻的班长扯着嗓子喊道。
战士们像是上了发条的机器,两人一组,抬着沉重的炮弹一路小跑,每颗大口径重炮炮弹都重达六七十斤,一个人班非常吃力。
为了这场总攻,东北军把家底都搬了出来。
整整7个炮兵师,1300多门榴弹炮排列得整整齐齐,炮口威严地指向平壤方向。
再加上山炮、野战炮,密密麻麻的炮群数量高达3000门。
后勤部队更是不眠不休,准备了将近3万吨炮弹,小山似的炮弹堆在一旁,随时待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