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次,元初没有再用笔名,她使用了自已的真名,以自述的方式讲述谢家之前十多年的经历。
这篇文章的名字叫:《是人心易变,还是本性暴露?林长智副司令员的家属嫌弃父母累赘!》
【我叫谢元初,是一名南下干部,目前正在南方的建兴县开展工作。
今天,我收到一封信,是我离家十二年的大姐谢余嘉写给我的。她是林长智副司令员的妻子,两个人育有三个孩子。
大姐在信里说,父母都去了她那儿,二哥也去了她那儿,这对她造成了很大的困扰,三个人都成了她的负担,让她苦不堪言!她在信中抱怨连连,俨然把父母和二哥当成了累赘。
看了这封信,我感到十分愤怒。我的父母不该受到这种对待!他们不是累赘,不是负担,他们虽然没有上战场,但也是为抗战、为国家做出了贡献的!
这件事情需要从头说起。
1937年,大姐留书出走,去参军打鬼子了。
那一年,我七岁,二哥谢其华14岁。
作为家中最受宠爱、被寄予了最多期望的长女,大姐的突然出走给了父母巨大的打击,看着大姐留下来的书信,母亲泪流满面,父亲亦叹息不已。
但是,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我的父母是有家国情怀的,他们爱自已的孩子,也爱自已的国家。所以,他们对我和二哥说,“你们的姐姐去参军救国了,我们在家里不能什么都不做,我们要为抗战捐一笔钱,希望这些钱能变成武器、变成食物,帮助到战士们。帮助到你们的姐姐。”
那时候,我虽然年龄尚小,也被姐姐的勇气所震撼,为父母的决定而自豪。
父母总是告诉我和二哥,一定要向姐姐学习,一定要热爱我们的国家。
也是从那时候起,我立誓,要做一个对国家和人民有用的人。
三年后,二哥也走了,同样留下了一封书信。
这一次,父母伤心难过了很久,他们只有三个孩子,两个都已经奔赴前线,随时都有可能面临生命危险,这一别,有可能就是永别。他们怎么可能不担心、不牵挂呢?
那一年,我10岁。父母变卖了家里所有的资产,全部捐了出去。我们家变得一贫如洗。
他们跟我说:“你大姐和二哥在前线吃苦,我们在后方也不能享受。我们要和你哥哥姐姐,和所有的抗战将士们同甘共苦。”
他们还说:‘你一定要像你的哥哥和姐姐一样,等你长大了,也去报效国家。’
我把父母的话都记在了心里。我也十分崇敬自已的大姐和二哥。
二哥离去后,父母因为思念、担忧等各种情绪困扰,身体一直不好。我只好承担起了养家的重担。10岁的孩子能做的事情就那么多,每一样都是熬时间、熬精神,直到把自已累的筋疲力尽,换回一家三口的一线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