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完这句话,青年就一直盯着蒋尚书,不愿放过他面上的一丁点细节。
他想知道,眼前的这位尚书大人,会不会愿意陪他再冒一次险。
若是输了,是万劫不复。
可要是赢了,那就是妥妥的挟天子以令诸侯!
这样的诱惑,不可谓不大。
“是嘛。”蒋尚书拿起这封信,展看一观。
这信上只写了寥寥几句话——大事成功日,在下践诺时。
蒋尚书盯着上面的十个字看了许久许久,才抬手把信挪到蜡烛旁点燃。
眼睁睁的看着信纸被燃烧成灰烬,蒋尚书又不紧不慢的喝了一口茶,喜怒不形于色的询问青年,“你家公子之后想如何做?”
见他终于愿意继续谈论正事,青年脸上露出笑容来。
他最近了一点,凑到蒋尚书身前,小声说:“我家主子已经派人在各个重要关卡设伏,只要发现他的踪迹,直接就地格杀!”
“这满天下都是陛下的暗卫。”蒋尚书抬眼看向青年,提醒道:
“你家大人的手段,恐怕陛下早已察觉并早有防范,你防的住别人却不一定能防住当今陛下。”
那位公子并不在朝堂,根本不知道谢怀卿在那些大臣的心里,是怎样的存在。
谈论起谢怀卿,朝中大臣可谓是闻之色变,敬畏有之,更多的是畏惧。
说句实打实的话,如果不是因为他手下工匠的事情,他恐怕也不会冒险去反。
“蒋大人何必长他人志气,灭自已威风。”青年捏着茶杯,眉头微微蹙起,显然并不满蒋尚书这近乎泼冷水的话语。
“本官也只是好意提醒。”蒋尚书不欲同他在这件事上掰扯,直言询问:“你家公子想要让我做什么?”
蒋尚书愿意上青年家那位公子的贼船,也算是阴差阳错。
现在都是一条绳上的蚂蚱,容不得蒋尚书反悔退出。
“公子让蒋尚书找的人,可有名目了?”青年低声提醒蒋尚书,“也该把那些人召到京城来了。”
“召到京城来,然后呢?”蒋尚书耷拉着眼眸,反问道:“你家公子不是说,那些事情都是一个幌子吗?”
“是幌子,也可以成为备选之策啊。”青年弯起眼眸,眼中闪过一抹算计,“事情都到这一步了,总要让他们发挥发挥余力。”
蒋尚书垂眸看着毛笔架子上挂着的那一排毛笔,轻叹一声,“所以,你也没把握能在路上劫杀他。”
“计划总有意外,多准备一些更加保险啊。”青年看向蒋尚书,眼中带着迫切渴望成功的野望,“我们的计划,无论如何都一定要成功!”
蒋尚书静静的看着青年,问出最后一个问题,“你家公子,何时到京城?”
“他已经来了啊。”青年反手指了指自已,冲他挑了挑眉,慢悠悠反问:“蒋尚书啊,你一点都没发觉?”
“原来你就是闻风华啊。”蒋尚书冲着他笑了一下,“希望闻公子不要让我失望。”
“尚书放心。”闻风华承诺,“有尚书相助,此事必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