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炮作文网

博炮作文网>变则通上一句 > 亲疏变通法则朋友敌人不必分得太清(第3页)

亲疏变通法则朋友敌人不必分得太清(第3页)

姚崇未做宰相时,曾发现下属官员魏知古很有才能。魏知古在当时只是一个小角色,没有显赫的家世,也没有雄厚的财力,只能凭着努力一步步向上攀爬。姚崇向唐玄宗推存魏知古的才能,唐玄宗叫他在适当之时可以提拔一下。姚崇便经常让魏知古去办理较难办的事宜,给他一个立功的机会。魏知古凭借才能,每次都办理得很好,于是屡获升迁。最后,他跟姚崇一样也当上了宰相。不过他是副职,还是要听姚崇的领导。

不久,姚崇请魏知古代理吏部尚书,负责到洛阳选拔官员。吏部尚书宋碌是吏部第—把交椅,而魏知古只是代理而已,屈于人下的耻辱使魏知古很恨姚崇,总想找个机会报复他—下。

当时姚崇的两个儿子都在洛阳任职,听说魏知古到洛阳选官,二人就去见魏知古说:“您是我父亲一手提拔起来的,如今也该是您报恩的时候了。这次选拔官员还希望您多多照顾,我父亲也不会忘记你的好处!”

魏知古一听,心想,你们这不是拿你父亲来压我,本来对你父亲我就心怀不满了,现在又受你们两个小子的气,真是岂有此理!

但他没有发作出来,笑脸对两人说道:“我会尽心尽力地做好每一件事,让朝廷放心,让姚相国放心!”

魏知古回到京城后,把这件事密报给唐玄宗。玄宗为此很生气,但一想可能姚崇根本就不知道这件事,就没有马上发作。

一日,玄宗召见姚崇,劈面问道:“你的儿子才干如何?现在任职何处?是什么职务?”

姚崇想了想,心里明白了玄宗的大概意思,便说:“两个儿子都在洛阳任职,其才能均属下乘。可能他们向来言语不谨慎,此次魏知古去选拔名士,两人一定拿什么事去拜谒了魏知古,然而臣还未来得及问这件事。“

玄宗本来想试探姚崇,看他是否会偏袒自己的儿子,见他如此说,心里很高兴。便又问道:“的确有此事,但你是如何知道的呢?”

姚崇说:“魏知古默默无名时,是我向您推荐他重用他,才使他达到今天荣耀显达的地位,我并不曾想过要他报答我什么。无奈我的两个儿子愚蠢透顶,认为魏知古必会报恩,能容忍他们的非分之想,所以,一定会去请托他。唉,我的两个儿子是多么无知啊!”

玄宗听完姚崇的一席话,明白他既不偏袒自己的儿子,又很鄙视魏知古的无情无义、恩将仇报。

不久,玄宗就罢免了魏知古的职务。

“滴水之恩,必当涌泉相报”,魏知古是姚崇提拔上来的,他应该对姚崇心存感激。即使不报恩,也无须报怨!从公事出发,他完全可以不答应姚崇儿子的要求,私下里向姚崇说明这件事,让姚崇教训儿子,大可不必跑到皇上那里去告密状。假如唐玄宗偏听偏信,是极可能使姚崇受到伤害的。可见魏知古不是什么正人君子。可惜他以怨报德的诡计没有实现,反而丢了官,真是自取其辱!

人在社会上行走,绝不可见利忘义,向帮助过自己的人下手。以怨报德这种行为,为论君子小人都是痛恨的。一旦让人知道你做了以怨报德的事,所有人都宁可成为你的仇人,也不愿成为你的恩人。失去了别人的帮助,又遭人鄙弃,还怎么在社会上混呢?

讲利益也要讲感情

在我们这个社会,仿佛紧张匆忙的生活节奏妨碍了真挚友谊的形成,因为我们没有足够的时间来孕育友谊之花。外界无穷的诱惑刺激着我们自私的天性,唤醒了我们身上野蛮粗俗的本能,我们每个人都以一种百米冲刺的速度追逐着物质上的满足和事业上的成功。所以,除了那些有助于我们达到目标的人之外,我们根本挤不出时间来培养友谊。

在我们紧张繁忙的生活中,最令人悲哀的一个现象就是,疯狂的金钱追逐者对友谊的赤裸裸地绞杀。

我们大脑中的金钱细胞越来越发达,与此同时,我们丢失了真正的无价之宝。我们把友谊商业化,把我们的能力、精力、时间,以及所有的一切都统统商业化。任何东西都是以金钱来计算和衡量,其结果就是,我们在金钱上极度富裕,但许多人除此之外一无所有。结果就是,我们通常有许多令人愉快的熟人,能帮助我们的熟人,以及能够在一起欢笑打闹的熟人,但是,从严格意义上来说,我们所拥有的朋友却是屈指可数、少得可怜。

有些人在获得真正的友谊这一点上能力极度匮乏;然而,由于他出于商业目的考虑,刻意地培养友谊——他把这作为促进自身事业的一种有效手段——以至于他在表面上看起来对任何人都友善热诚,一个和他初次见面的陌生人通常会认为自己获得了一个真正的朋友。然而,一旦看出对自己有利可图,那么这个人立刻就会变换一副面孔,毫不犹豫地把他人踩在脚下,或者是以别人为垫脚石往上爬。这样的人,终究会为人识破,得到众叛亲离的结果。

东闾子曾经富贵过,后来当了乞丐。有人问他:“你为什么会落到这步田地?”

东闾子答道:“这件事我想了很久才明白:我做过六、七年宰相,从未举荐过一个人;我曾经拥有过几千万财富,却没有使一个人富足。我今天落到这步田地,是不懂得施恩带来的恶果啊!”

这个东闾子,无疑是一个只讲利益不讲感情的人,既然如此,别人不对他讲感情,也就不足为奇了。

人在世上,一定要有几个真心朋友。穷窘时,知心好友就像一缕阳光,使我们的心灵不至于太阴暗潮湿;进取时,知心好友就像一双有力的手臂,使我们的力量不至于太单薄;成功时,知心好友就是我们的良伴,使我们不至于有无人共享快乐的孤独。

如何能得到真心朋友呢?这需要我们跳出利益的牢笼,对别人有真心、讲感情。

“管鲍之交”历来被认为是结交朋友的典范。管仲和鲍叔年轻时,都在南阳做生意。管仲多次亏本,鲍叔却不认为他没有本事,经常资助他,并鼓励他说,将来他的大志终会伸展出来。管仲和鲍叔还曾合伙做生意,分财产时,管仲每次都要多取一份。鲍叔却不认为他贪财,反而认为他家里贫穷,更需要钱财补贴家用。鲍叔后来当了官,曾多次在国王面前推荐管仲。管仲的政治主张每次都没有被国王接纳。鲍叔不认为他无能,还安慰他说,这是因为没有遇到明君。后来,鲍叔将管仲推荐给齐桓公,这一次,管仲终于得以伸展大志。两人都身居高位,合作得很愉快。

鲍叔死后,管仲痛哭失声,眼泪像雨水般流下来。身边的人说:“他不是您的父亲,也不是您的儿子,您哭得这样伤心,是什么缘故?”

管仲说:“他不是我的父亲,却比我的亲人更知心啊!”

一个人拥有管仲这样强大的朋友,无疑是幸运的;但是,若没有鲍叔牙这种撇开利益的计算,真心对待朋友的胸襟,又如何能得到这样的朋友呢?

当然,讲友情也要看对象。永远不要相信那些以友谊作交易,把友谊作为他们最重要的商业资本的人;他们之所以向我们靠近,只是因为他们暂时有求于我们,或者是认为我们身上有利可图。而一旦他们发现伤害我们更有利,是会毫不客气地下手的。有时候,这种人给我们造成的心灵伤害甚至比敌人更深。

阳虎得罪了卫君,逃亡到赵国,去见赵简子,发牢骚说:“从现在起,我不再举荐人才了!”

赵简子问:“为什么?”

阳虎回答:“卫国的高官,一半以上是我举荐的;中下级官员,一半以上是我举荐的;边境的将领,一半以上是我举荐的。想不到,朝廷的高官,在君王面前说我的坏话;中下级官员,在众人面说我的是非;边境的将领,竟想用军队劫持我。”

赵简子说:“只有贤士才懂得报恩,无德无能的人是做不到的。栽种桃李的人,夏天能得到荫凉,秋天能得到果实。栽种蒺藜的人,夏天得不到荫凉,秋天也只能得到它的刺啊!你以前栽种的都是蒺藜,不是桃李。从现在起,你要先选择好人再举荐,不要先举荐再选择好人。”

世上最卑鄙龌龊的事情之一就是把他人作为自己向期盼已久的位置攀登的阶梯,而一旦心愿实现之后,就毫不犹豫地过河拆桥,卸磨杀驴。对这种人讲真心,那是我们无识人之能。

当然,我们也不能因为害怕不小心种蒺藜而放弃栽种桃李。在我们这个社会中,重义轻利,把友谊看得极为神圣的人大有人在,这也是整个社会构建道德基础的重要组成部分。只要我们着意经营友情,我们也必能得到友情的回报。

朋友敌人不要分得太清

为什么朋友敌人不要分得太清呢?因为在一定条件下,朋友会变成敌人,敌人会变成朋友。

假设你和最要好的朋友之间有价值一百万的生意,你做了他就没得做,他做了你就没得做,你是否会一脚把他踢开自己去做?

如果你愿意诚实地回答这个问题,在现时的生活条件下,我相信答案一定是:“我会把他一脚踢开。”那么,你们的朋友关系就变成了对手关系。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