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应对下属:说话需讲究的密招
如何塑造领导者的威信至关重要。因为威信是权力的延伸。作为一个领导者,无论说话办事,都应该显得比下属成熟老练,更有礼貌,更能始终保持自己的风度和尊严。一个会说话的领导,总能够赢得下属的拥戴,在人们面前拥有崇高的威望和巨大的凝聚力。
·伶牙俐齿,好领导离不开好口才
伶牙俐齿是领导者应该具备的有力武器。
你是一位博学多识、思想深邃的领导者,但无法把自己所思所想正确地表达出来。你的真实才能往往也得不到展现,影响到你管理决策的正确实施和有力贯彻。
谈吐上水平低,也会对你的领导形象产生不良影响,不利于威信的建立。你与上级会面时,你给他最直接的印象就是你的谈吐和外表。你在谈吐上的优劣表现很可能成为他是否会提升你的重要参考依据,这绝没有夸张。
你是一位领导,在言语表达上你不一定要成为一名优秀的演说家。但是,为了你的成功,你必须使自己向着一名标准演说家方向努力。
这个要求很高,当你发现语言的众多重要性后,你就不会放弃在这方面的精力投入了。
一场惊心动魄的商战,由于你卓越的口才,胜利的天平便偏向了你;会议上,一段精彩绝伦的发言,语惊四座,大家对你的看法大加改变;婚礼庆典上,你几句热情洋溢、恰到好处的祝词,赢得众人的阵阵掌声……
运用自如的口才,可以帮助你团结下属、同事,获得上级的赏识、信任,直至取得事业的成功。良好的领导口才将使你受益匪浅。
作为领导,优秀的口才对于信息交流、情感沟通、建立广泛友好的人际关系,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不善言辞表达的领导,也许你的口讷正在无形中影响着你自身的进步和发展。你切不可不以为然,自甘放弃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做一名默默无语者。你的才华将被逐渐地埋没。
那么,从现在起,立刻开始锻炼你的口才,磨炼出一副铁嘴皮吧。不要自卑于你天生嗓音不好,也不必羞耻于一时的拙嘴笨舌,更不要为自己进步缓慢而灰心。只要你锲而不舍、坚持不懈地在实践中努力,就一定会拥有优秀的口才,到那时,你会感觉如虎添翼。
·善用技巧,与下属单独谈话要巧妙
每个领导者都会碰到与个别人谈话的问题。
有的人很会“谈话”,不管什么人,也不管多么复杂的问题,经他一谈就迎刃而解。
有的人却不会谈话,甚至一谈就崩,原本并不复杂的问题,经他一谈反而复杂了。
这说明个别谈话其实并不简单。不同的谈话对象和不同性质的谈话,在语言运用上应该有所不同。谈话对象个体之间的差别是很大的,不同的出身和经历,不同的文化程度和性格,不同的年龄和性别等,都有不同的心态,而且影响着对外部事物的接受和理解。
人的口味千差万别,爱吃萝卜的不一定爱吃梨。
一般地讲,知识分子理性观念较多,谈话时道理应讲得深,言辞文雅并注意逻辑性。
文化水平较低的人理性观念相对少些,谈话时讲道理应深入浅出,并注意多讲些实实在在的事。
性格开朗的人,喜欢快言快语,不喜欢拐弯抹角,与其谈话可以开门见山,直截了当。
性格内向的人,往往思想含蓄而深沉,与其谈话不能过于直率。
年纪大的人阅历丰富,与其谈话切忌说教。
年轻人阅历浅,有的涉世不深,谈话时就应该多讲些道理。
谈话内容不同,谈话的方法要有区别。
表彰性谈话有人以为最好谈,其实不然。表彰在于产生良好的社会影响,因此谈话要阐明表彰的理由,注意分寸,留有余地,不能讲过了头,更不能把表彰变成吹捧,要引向更高的目标和层次,如果不引导,谈话就没有什么意义。
批评性谈话,也许是最难谈的,只要方法得当,也可以变难为易。要尊重对方人格,以诚待人。要轻“批”重“评”。批是指出所犯错误的性质,评是讲道理重教育,启发思想觉悟。如果只“批”不“评”,就会变成训斥,被批评者不但难以认识错误,还可能因没想通而顶起牛来。
此外,批评要力求准确,批评性谈话最忌讳的就是批评不准确,与事实不符最容易引起反感的对抗。所以批评性谈话一定要把各方面的事实和情况搞清楚,说话要有根据。
·独辟蹊径,换种说法表达意见
“我早说过一千遍了,他就是不听!”人们常常听到领导发出这种怨言。当你的一套话起不了作用时,把它简单地照样重复一千遍,又有什么作用呢?这时,你应当换一种更好的方式。同一种内容,可有多种形式,同样意思的话,也可有多种说法。
如果第一种说法没有效果,可以换第二种、第三种说法。
在换一种说法时,你还须增添一点新材料,再加一点新的理由。一句话,应有新的变化。这样,阵地才算向前推进一步。
多种多样的表现方式不仅局限于“说”,还可以配合其他方式。美国一位大学校长运用实际表演法,收到很好的效果。
一次集会时,校长面目严肃、戴方帽、穿礼服登台,只讲了几句开场白,就从口袋里掏出笔记簿写着什么,然后把笔记簿丢在地上。又掏出香蕉,吃后把皮随手扔掉,然后是糖果.花生,最后竟把泡泡糖的渣也吐在台上。
学生们不忍看下去时,校长说道:
“各位同学,大家已经看清楚了。从现在起我们共同维护校园的整洁吧!报告完了。”
这位校长的做法无疑有很大的吸引力,它比纯粹的语言表达给人留下更深刻的印象。
当然,采用什么方式要看场合,随便搬用是不一定能收到效果的。总之,方式应灵活多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