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炮作文网

博炮作文网>生活就是一种修炼人一生不必计较的50件事情 > 第14件事 遭遇到面子问题多些坦诚就多些宽松(第1页)

第14件事 遭遇到面子问题多些坦诚就多些宽松(第1页)

儒家思想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其理论贯穿了整个中国古代历史,并继续影响着我们的现代生活。久而久之,甚至形成了特有的“面子文化”。对于很多人来说最为痛心的事,莫过于失去“面子”。

所以有些人总是千方百计地维护自己的面子,而正是在这一过程当中,他们失去了许多更为有价值的东西。更不可思议的是自己的正当利益受到损害或面临威胁时,有些人却害怕丢面子,束手无策,不敢站出来据理力争,结果只能看着本应属于自己的那份利益被他人拿走,真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把有些人爱面子的现象总结在一块儿,我们就会发现它们具有一个共同的特征,那就是:在面子与利益的权衡上,采取一种务虚而不务实的态度,把面子放在第一的绝对不可动摇的位置,自动承受由此带来的利益上的巨大损失。很显然,有些人也是平凡人,也是饮食男女,有着种种现实的需要和理想的设计,利益的获取肯定有助于他们改善和提高自己的生活,但是,心理认识上的偏差迫使他们舍利益而保面子,忍受许多常人不会忍受的损失。

一个人一旦被辱及了“面子”,那真比杀了他还让他难受。所以,与人相处,一定要给对方“面子”。因为,如果你伤了对方面子,那么你将会遭受最猛烈的回击。一位外国学者说:“为了保持体面,在中国人中产生出外国人无论如何也体会不出来的‘面子’经。‘好面子’是一种抬高体面;‘失面子’是一种失去体面,失去面子就等于精神上的死;不要面子就是不去构筑体面。不论什么样温顺善良病弱的中国人,为了‘面子’可以同任何强者搏斗”。

“面子”也是不能被撕破的。撕破“面子”,就意味着抛弃了一切做人的尊严。我们常常听到这样的话:“这个家伙,真是撕破了脸了,什么事都干得出来。”意思是说,一些人已经连做人的起码要求都不要了,做什么事情都是不会感到惭愧的。所以,骂人最解恨的要数骂“不要脸”,被骂的也最怕被别人骂“不要脸”。

可见,人不能不要“面子”,否则他就难以生存在社会当中,然而,人也不能将“面子”作为一个“包袱”来背着,这样的生活过于沉重、压抑、甚至痛苦。“死要面子活受罪”,说的就是一些人为了“爱面子”甚至可以忍受任何痛苦,即使受罪也无所顾忌了。

譬如,有的人原本很穷,却“死要面子”,“勒紧裤腰带”与人比阔。有的人,为“死要面子”,四处吹嘘自己如何如何“有能耐”、“能办事”,无限夸大自己的所谓“后台”是怎样怎样的“硬”。有的人明明意外成功,明明是自己“喜出望外”,激动异常,却“死要面子”,故作“深沉”,一副若无其事的样子。有的人为了“面子”,犯了错误“死不认账”,即使被揭穿也要死撑到底,甚至要倒打一耙,推卸错误……

既然“面子”对一个人如此重要,那么,给对手最猛烈的回击就是想方设法在各个方面使对手的“面子”丢得干干净净。很多人为回击对手,使对手“丢面子”,往往采取“一报还一报”,恶意攻击、侮辱,或直接或间接,或公众场合或私下。但这样做往往容易反过来损害自己的“面子”,这是一种下下策。聪明的人决不会这样做。聪明的人往往给对手很足的“面子”。他要一顶高帽,我就送他一顶甚至十顶,让他飘飘然不知自己是谁,自高自大起来的时候自有人收拾他,这叫“借刀杀人”。

中国人既为“面子”而进行“圣战”,也为“面子”所累。外国人最善于借中国人“面子”这把刀来杀中国人了。与中国人做生意,可以给你“面子”而“杀”你口袋中的钱。

如今,现代社会的竞争法则不是教人不要面子,而是市场经济越发展,越要求人人都要讲究“面子”,有“诚信”,否则,谁都不会是赢家。然而,也不能太在乎“面子”,否则,吃亏、受罪的总是你。佛说“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我们不是佛,我们是人,都是凡夫俗子,没有必要“死要面子”受那份“地狱”之罪。

其实,很多时候,我们大可不必过于计较面子,让我们看看一位小提琴家是如何对待自己的面子的。

有位世界级的小提琴家在为人指导演奏时,从来都不说话。

每当学生拉完一首曲子之后,他会亲自再将这首曲子演奏一遍,让学生们从聆听中学习自己的拉琴技巧。

他总是说:“琴声是最好的教育。”

这位小提琴家在收新学生时,会要求学生当场表演一首曲子,算是给自己的见面礼,而他也先听听学生的底子,再给予分级。

这天,他收了一位新学生,琴音一起,每个人都听得目瞪口呆,因为这位学生表演得非常好,出神入化的琴声有如天籁。

学生演奏完毕,老师照例拿着琴上前,但是,这一次他却把琴放在肩上,久久不动。

最后,小提琴家把琴从肩上拿了下来,并深深地吸了一口气,接着满脸笑容地走下台。

这个举动令所有人都感到诧异,没有人知道发生了什么事。

小提琴家说:“你们知道吗?这个孩子拉得太好了,我恐怕没有资格指导他。最起码在这首曲子上,我的表演将会是一种误导。”

这时大家都明白了他宽阔的胸襟,顿时响起一阵热烈的掌声,送给学生,更送给这位小提琴家。

很多时候,我们并不是掌握“承认”的技术,而是丧失了“承认”的心情。为什么会失去“承认”的心情,是因为我们都是热爱“面子”的族群。“面子”的重要维护力量是“理”,无论如何,你要显得自己是占理的,而不是亏理的。占理了,就有面子;理亏了,就没面子。一承认自己没有达到某种高度,显得理亏,面子上就会十分难堪。把假话说圆了,把亏心事处理得像没事一样,面子就得以保全。故而,做了错事,一定要像做了正确的事一样,理屈而辞不穷;心里有鬼,反而要唱歌壮胆,越是理亏的事,越要做出得理不饶人的架式,以便于消灭“承认”的危险。

当我们不能正确面对面子问题的时候,其实,我们也已经失去了自己想要维护的面子。

有容乃大,当小提琴家能接受学生更优于他的事实之时,在他身上也正体现出令人赞叹的大师风采。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