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炮作文网

博炮作文网>经济学小故事大道理 > 009 悬赏抓小偷(第1页)

009 悬赏抓小偷(第1页)

某报曾经报道过一则有趣的新闻:一居民小区的黄女士因价值2000元的电动车失窃,居然在自己居住的小区贴出告示,悬赏万元抓小偷,并承诺谁能“提供”有用线索,抓住了盗贼,绝对兑现万元赏金。

丢了2000块钱的东西,却要花1万元去找,假如真有热心的人把小偷给抓到了,这不是得不偿失吗?

新闻报道后,各方反应不一,市民更是议论纷纷。警方的看法是:不鼓励个人悬赏抓小偷,这样会给居民带来治安不稳定的心理压力。他们还承诺警方会尽力破案。律师认为:法律上没有禁止私人悬赏破案的条文,这仅仅是个合同。失主则认为:自己不是不相信警方,只是想帮助警方尽快破案!重赏之下必有勇夫,这样抓住小偷的可能性就更大些。

如果黄女士不是因沽名钓誉而做出此举,那么,失主悬赏的对象是谁呢?警方还是公众?如果失主悬赏的对象意指警方,那么看来失主认为警方办理此事有怠工现象,需要点物质奖励刺激一下;如果失主悬赏对象意指公众,则说明失主认为警方处理不了此事,只好指望“江湖侠义之士”。失主悬赏是以个人名义,从成本的角度看,悬赏的金额非常之高,黄女士竟以原物五倍的价格悬赏抓小偷。而从记者对失主的访问中得知,失主对这种做法的态度非常明朗,她认为这样做是划算的。由此我们可以推断这种偷盗行为给人们精神上带来的损失是非常之大的。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用经济学的知识完全可以揭开它的“内在道理”。

在经济学上有种现象被称作“信息不对称”——是指市场上一方无法观察到另一方的行为,或者无法获知另一方行动的信息。生活中信息不对称的现象比比皆是:人才交流市场上雇主不知道应聘者的实际能力;旧货市场上买方不知道卖方东西质量的好坏;食客不知道餐馆里的口味如何等。信息不对称会带来两个不利的结果:一是逆淘汰,即质量好的将被淘汰出局,比如在旧货市场上买方不知道二手货的质量,他只愿出较低的价格购买以回避质量风险,长此以往旧货市场上提供高质量货物的卖主因价低无利可图而退出市场;另一个不利结果是道德风险,换句话说是其中一方用多于另一方的信息,有目的地损害另一方的利益而增加自己利益的行为。

在上面这个例子中,一方面,现实生活中警方常常称其已尽全力维护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另一方面,在人们心目中,警方没有尽力保护大家的生命财产,所以要在交税的基础上额外付钱悬赏“江湖侠士”相助。显然警方是否尽全力办案这一信息在警方和居民之间是不对称的。

经济学中通常采用下面的方法来减少信息不对称现象:市场信号传递、提供保证书、声誉和标准化。比如应聘者通常会带上学历等证书,以便向雇主传递自己实际工作能力的信息;旧货市场的卖主会主动与您签订保证书,保证在一定时期内因质量问题引起的所有损失由卖方承担,金额非常大时甚至能够提供第三方连带担保,以消除您对质量的顾虑;您经常光顾某家超市是因为这家超市服务、产品质量及价格在您及您周围的人群中创造了极高的声誉,一定程度上您还在免费为该超市提供宣传;但是您在外地旅游,游玩过程中有点饿了,您会发现肯德基对您是那么的有吸引力,原因是因为肯德基食物的标准化使您在此吃的和在自己家附近吃的食品味道一样。

那么,警方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措施来减少这种信息不对称呢?以上几种方法都适用。

第一,警方应该“传递”给当地居民足够的信息,告诉人们警方一直在他们身边维护安全,只要有必要警方随时都会出现。一般来说,事实上只要您多留心,会发现街头巷尾有这样的告示:“某某片区负责警察:王××,联系电话:139××××××,片区治安电话:××××××。”同时附有该警察的3。5彩色照片。这则信息我们可以这样理解,当地警局十分关注群众的生命及财产安全,投入了专职警察负责某一指定的区域,如果某片区的治安情况很糟糕,群众和警局可以向该片区负责警察问责,若该片区治安情况长期得不到改善,该警员会受到解聘的威胁。警方向人们提供类似的安全信息还有我们身边的警卫巡逻队,它是由3~5位身强体壮的警察挎上警棍,成队列的形式在街上巡逻。警方以这种行为方式向人们传递信息比仅用告示的方式效果要显著得多。

消除警方与居民信息不对称的第二种对策是保证书方式。我们假设警方在上面告示的基础上再加上“无论刮风下雨,不分白天黑夜,接到报警后三分钟内赶到现场”这条保证信息,这样势必使居民安全感的信息更充分些,最起码人们可以清楚地知道只要将坏人拖上三分钟警察就会到场。这种做法如同商家卖空调时做出的保证:“一个月无条件退换空调”、“交费后五小时内可以享受”、“二十四小时排除故障”,会给我们传达一种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较高的保证信息,结果商家会争取到更多的消费者支持。

消除警方与居民之间信息不对称的第三种方法是声誉。警方声誉可以从维护好治安环境及提高破案率中获得。警方的声誉对小偷和群众有不同的含义。对小偷而言,地方警方的声誉高,在一定程度上也就威慑了当地的小偷,全国警方的声誉一样高则会使全国的治安水平普遍提高。对群众而言,一旦警方在居民心中形成了良好的声誉,就可以增强其在人们心中的安全依赖感,这比前面所讲的传递信息和保证书的效果要强,但这种方法需要相互接触的时间较长。我们假设警局对长期能承兑“无论刮风下雨,不分白天黑夜,接到报警后三分钟内赶到现场”片区负责警察公开表彰,将长期不能承兑诺言的片区警察的处罚结果公布于众,以促使片区警察在这种优胜劣汰的过程中接受群众的监督,努力提高治安案件的破获率,即增加小偷被抓的风险成本来为警方赢得良好声誉。如果我们的警察能在群众中形成了这样的声誉:24小时出现在街头巷尾,报警后三分钟内警察到场,当地的破案率高达99%,那么上述“重金悬赏抓小偷”的事一定会大大减少。

消除警方与居民信息不对称的第四种方法即标准化。在治安管理上可以节约人们为学习协助警方治安的培训成本,一切社会行为的标准适合用于不同的行政区域之间。如果您对自己所在地的治安情况相当满意,而您外出到另外一座城市,该城市的警方做出了与您所在城市一样的承诺,且您也可以看到熟悉的巡逻队,这时您心里会有一种安全感,如果您遇到有关生命财产安全方面的意外,将会迅速有效地协助警方保护自己的生命财产安全。

在治安管理过程中警方若能联合起群众的力量,将如虎添翼。警方要想联合群众,首先必须要让群众相信人民警察除了破“大案要案”外,也在时刻保护着普通老百姓的生命财产安全;警方在教会人们如何协助警察办案的同时,要向人们传递其在全心全意地保护大家生命财产安全的信息,向居民立下保证书。而警方在普通群众的心中长期拥有良好的声誉是他们联合群众共同对付罪犯的最好纽带,这也是消除警方与群众之间信息不对称的关键中之关键。标准化能够使人们在更大的范围内感到生命财产的安全,也有利于每一位公民在更大的范围内有效地协助警方打击犯罪分子。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