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炮作文网

博炮作文网>为官必看曾国藩 > 第十一章 广结人缘胡雪岩的拓展人脉之径(第1页)

第十一章 广结人缘胡雪岩的拓展人脉之径(第1页)

人脉就是钱脉,人缘就是财缘。经商之中,结识优秀之人、有用之人,创造良好的人际关系网络,是创富的不二捷径。纵观胡雪岩的一生,他善于用情义和利益来结交各种关系,在政界拥有自己的靠山,在商场拥有自己的伙伴,在生活方面拥有自己的朋友,这让他能够有广阔的人脉关系,寻找到自己创造财富的机会,成为别人望尘莫及的商人。

以情义结交朋友

胡雪岩语录:交往、接触和托付的人,如果选择不当,那么即使拥有万金,也不能称之为有钱。

胡雪岩的一生可以说是辉煌绮丽,他生逢乱世、出身卑微.却能走用自己的才智,周旋于权贵政要之间,创造了亿万家财,这一切和他的性格、智慧是密不可分的,然而他的成功和他在择友上的慧眼独具也有很大关系。

在胡雪岩生活的时代,做生意必然要面对一股特殊的势力,就是江湖帮派。晚清乱世,政府处于内忧外患之中,对社会的监管力大不如前江湖帮派也就随着社会的混乱而形成,并逐渐成为社会生活中的一股重要力量。在当时,要经商,就必须与江湖势力打交道。胡雪岩更是深谙其道,他结交漕帮魏五就是一例。

漕帮控制水路运输,江浙一带是清朝产粮重地,粮食运往北方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水路。王有龄上任“海运局”坐办,统管浙江一省的粮食北运,这时上面要求从上海迅速海运至京。

时间紧迫。漕米一时到不了上海,胡雪岩想出了一条妙计,就是先在上海买商米代替,等漕米运到上海归垫,即由粮商先卖出、再买进。

胡雪岩随王有龄一路坐船北上上海,到了松江,听说松江漕帮已有十万石米想脱价求现,于是他们商议弃舟登岸,由胡雪岩出面谈定这桩生意。

胡雪岩经过多方打听,大概了解了漕帮的情况,松江漕帮中现在主事的姓魏,行五,人称“魏老五”。胡雪岩很清楚这宗生意不容易做,可一旦做成,浙江粮米上运的任务也就完成了,所以他决定亲自上门拜见魏老五。

胡雪岩在两位朋友张老板和李老板的引领下。来到了魏家。碰巧“魏老五”不在家,家中只有他的老母亲在,胡雪岩仔细观察一下,发觉魏老夫人面露英气。在魏家可能有很大影响力。胡雪岩以后辈之礼拜见,老太太有些倚老卖老似的口中连称“不敢当”,身子却只略微倾了倾,紧接着用一双锐利的眼睛上下打量了胡雪岩一番,胡雪岩决定从魏母着手来突破魏老五。

“不知三位此来,有何见教?”魏老夫人首先发问。

胡雪岩恭恭敬敬地回答道:“晚辈的东家一直很仰慕魏老爷子,此次路过宝地,特地要晚辈来拜见他,并想请魏老爷子去小酌几杯,以表晚辈们的敬意。”

一阵寒暄过后,魏老夫人直率地问胡雪岩此行的真正目的,胡雪岩也就不便再拐弯抹角了,他向魏老夫人详细地说了此行的目的。听完他的话后,魏老夫人缓缓地闭上了眼睛,胡雪岩心里很平静,因为漕帮的反应早在他的意料之中。良久,魏老夫人睁开眼睛,炯炯逼人地看着他,脸上的表情也没有了刚见面时的慈祥,“胡老板,你知不知道漕运改走了海道,这等于是砸我们漕帮的饭碗,至于丰裕卖米一事,我不太清楚,不过在商言商,胡老板有钱买米,丰裕却不肯卖,这于情于理都不太合适,我们漕帮一定会出来说两句道话的。倘若只是垫一垫,做生意的人,将本求利,自然要敲一敲算盘,此刻我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

听了魏老夫人的一番话,胡雪岩并没有灰心,相反却更加胸有成竹地大声说道:“老前辈,恕我直言。如今战事紧急,朝廷急等着浙米进京,为此已经撤了几个官了,此次如若再误期,朝廷追究下来,我们难脱罪责,我想漕帮也难辞其咎吧!为漕帮弟兄想想,若误在河运,追究下来,全帮兄弟休戚相关,很有可能被打上通匪的罪名,前辈安忍如此?”

江湖中办事,很重情、义二字。胡雪岩巧妙地以“义”相激,正好击中要害,使得魏老夫人不得不仔细思量。

胡雪岩又详尽地给魏老夫人分析了利害之处,魏老夫人终于心中默许,遂叫人将魏老五找了回来。

只见魏老五其人,约莫四十来岁,生得矮小而沉静,但浑身肌肉饱满黝黑,两只眼睛暗含神光,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是个厉害的角色。魏老夫人将他引见给胡雪岩和张、李两位老板。魏老五对他们也是非常客气,称胡雪岩为“胡先生”。

魏老夫人说:“胡先生可以说是‘祖师爷’那里来的人,一副侠义心肠,以后你就称他为‘爷叔’吧。”魏老五立即改口,叫道“爷叔”。

“爷叔”是漕帮中人对帮外至交的敬称,漕帮上下都非常尊敬,这还真叫胡雪岩有点受宠若惊,虽然他极力推辞,但魏老夫人向来说一不二,魏老五更是一口一个“爷叔”叫着,其余的人也就齐跟着这样称呼他了。

当晚,胡雪岩将魏老五请到自己的住处,商谈买米一事,见魏老五面露犹豫之色,只是迫于母亲的面子不好讲,所以口头上答应了,心里面却是十二分的不愿意。见此情景,胡雪岩并没有强人所难,买了米就走。他诚恳地问对方是不是有什么难处,并请魏老五直说,否则他就不买这批米了。魏老五见他如此直爽,也就没有什么顾虑了,就把自己心中的隐忧全盘说出。原来自从官粮海运之后,漕帮处境一直很艰难,目前正是缺银少钱的时候。他们急需将这十几万石粮食变现,如今垫付给了海运局,虽有些差额可赚,但将来收回的仍旧是米,所以魏老五很为难。

胡雪岩了解了这一情况后,马上找到钱庄老板张胖子商量,看钱庄能不能等漕帮把退还的米卖掉后再收回现在支付的银两,而不是一退米就急于收回。张胖子对胡雪岩非常信任,言听计从的,二话没说就答应了。

魏老五的难处解决了,他自然非常高兴,同时也极为欣赏胡雪岩的义气,觉得他不像其他商人那样势利。于是买米的事很快就办妥了。

胡雪岩这一次不仅买到了米,还买到了与魏老五的“情”。自此以后。魏老五对胡雪岩是“惟命是从”,只要是胡雪岩的货,漕帮绝对是优先运输。所以胡雪岩的货运向来是畅通无阻、往来迅速。不仅如此,魏老五还把他在漕帮了解到的商业信息,及时向胡雪岩报告,使得胡雪岩在第一时间知道了很多商业情报,在商业活动中抢占了先机。

胡雪岩和魏老五成为朋友,一开始固然有利用的成分在内,但当他觉得魏老五是可交的人之后,就立即改变了原来的想法,设身处地来替魏老五着想,终于赢得了魏老五的尊敬,二人也由此成为了至交。商人在交友时都着眼于一个利字,即谁对我有用就和谁交往,而胡雪岩则不然,他一旦发现意气相投就会以心相交,所以总是能够交到知心朋友,而这些朋友反过来又对他一生的成功起了重大作用。

替朋友着想才能赢朋友

胡雪岩语录:在家靠父母,出外靠朋友,我是在家亦靠朋友,所以不能不为朋友着想。

俗话说得好:“在家靠父母,出外靠朋友”。

朋友,实在是一个五光十色的漂亮词。在社会生活中,似乎除父母夫妻、兄弟姊妹、师长等亲情关系极近而不便于用“朋友”称呼外,其他有关系的(不论是情感上还是事务上的)人员,皆可划人“朋友”之列(当然敌人、仇家除外)。只要有交往,就产生朋友;只要称朋友,就意味着人格的平等、情感的亲近、关系的密切,因此“朋友”一词不仅兼收并蓄、包罗甚广,而且是一个十分受欢迎的美丽的词儿。朋友,就意味着友谊、合作、帮助、平等、信任等等含义。它容易使双方产生心理上的认同感,从而为交往与合作创造良好的人际环境。在这个意上说,确实是“朋友是个宝”,“多个朋友多条道”。

可以这么说,大凡能成大事者,必然是朋友四面环绕,处处都见友情赞助。朋友多,事情当然好办,真正应了“人多好办事”、“众人拾柴火焰高”这两句话。然而人心诲诲,人性难测,凭什么别人孤寡单独,就只有某某人到处受欢迎?理由无他,盖因某人平常爱交朋友,到处交情耳!

胡雪岩就是这样的人,喜欢处处交朋友,时时帮人忙。然而,翻雪岩交起朋友来,生冷不忌,水陆并陈,没有三六九等的界线,真正是什么人和他都有缘份。

胡雪岩的“朋友”,主要是生意上的朋友,为着各自的或共同的利益而进行合作,双方互惠互利,互兴互荣,以利益为纽带,谋求对方的支持与帮助。这就是胡雪岩的所谓“靠朋友”。胡雪岩一向认为生意场中,无真正朋友,但也不是到处都是敌人,既然大家共吃这碗饭,图的都是利,有了麻烦,最好把问题摆到桌面上,不要私下暗自斗劲,结果谁都没有好处。他的“替朋友着想”,就是站在对方的角度上充分揣摩对方的需要,照顾对方的利益,并对对方施以恩惠。在他看来,自己的生存发展是靠的朋友,为了赢利还须为朋友着想,二者的目的是一致的。比如罗尚德存钱一事便是胡雪岩赢得朋友、又获得朋友支持的一个例子。

胡雪岩为了赢得朋友,在阜康钱庄开业的时候,自己己垫钱给一些大官的太太、小姐、少爷等各存了二十两银子,也给黄巡抚的仆人刘二存了二十两银子。刘二拿到存折,不仅马上在阜康钱庄存进一百八十两银子,而且向他的朋友罗尚德宣传胡雪岩的为人守信用、讲义气。罗尚德本是清军绿营的一个小军官,利用各种手段攒了一万一千两银子,听说胡雪岩的为人厚道,连夜起出全部银子拿来存,且声明不要存折、不要利息。罗尚德的到来,还意外地解决了胡雪岩的难题。

原来,胡雪岩为了帮助从浙江调任江宁的麟藩台填补二万五千两银子的亏空,已凑了一万多两,还差一万多两银子.罗尚德的一万多两银子,正好可用作借给麟藩台的银款。胡雪岩之所以慷慨地帮助调任的麟藩台,也有争取将来麟藩台支持自己,将江宁方面与杭州的钱款往来交由阜康钱庄代理的考虑。他既是帮助朋友,也是为了利用朋友。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