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不忘治疗冻疮的课题,苦苦寻找新的治疗方案。在那些日子里,他走路想,吃饭
想,连做梦也都在思索。虽然体重减轻了,面庞憔悴了,但顽强的周林对治疗冻疮
的新方案“苦恋”不止。
终于有一天,周林步人“顿悟”境界,找到了攻克难关的新思路。那天,他在一
台大型砂轮旁打磨铸件,沉重的铸件在砂轮的磨削下产生了巨大的冲击振动。瞬
间,一股强大的振荡冲击波从双手传遍全身,周林感到热血沸腾,此时,一个灿烂
的创造火花在脑海突闪:“谐振?谐振?发热?治冻疮?”这一顿悟使周林中断了的
思维变得通畅,他想到了用电谐振刺激人体血液循环的治冻疮原理。
从此以后,周林便潜心于生物医学工程和现代频谱技术的结合方面的研究,终
于发明创造出一种治疗冻疮的仪器。这种仪器的核心部件是电热频谱管,它能产
生特殊的谐振波。将长有冻疮的手脚放在管下,便开始治疗,实践证明,效果明显。
1985年10月,周林以其发明荣获首届世界青年发明家科技成果展览会金牌奖。
发明创造,各人有各人的经历,不可能是沿着同一条“思维运河”前进的。但从
大量的发明创造案例分析当中,我们又发现这样一个规律:发明创造只是一种过
程,它不可能一步登堂人室。因此,将发明创造全过程划分出若干阶段,认识各阶
段的特点和应采取的对策,对渴望加入发明创造俱乐部的人来说无疑是一种入门
技法。
从“三种境界”到“三阶段发明法”。
如果将发明创造划分为上述的“三种境界”,发明过程则称为“三阶段发明法”。
所谓“悬想”阶段,也就是提出创意阶段。这个阶段的特点是要“独上高楼”,提
出匠心独具的发明创造课题。由于创造性思维的运用和社会需要的提示,我们开
始可能产生较多的创意或设想,只有通过选择才能形成进入“苦索”阶段的课题。
“苦索”,实际上是分析问题和寻找解答问题的方法的过程。由于发明创造追
求的是具有新颖性、创造性和实用性的技术方案,仅仅依靠过去的知识和经验进
行逻辑推理是难以如愿的。因此这个阶段被称作“苦索”。
“苦索”意味着常常会出现苦思冥想仍无所获的痛苦阶段,思路中止了解决问
题的办法,“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但是,有作为的发明创造者,这时
应树立信心,学会灵感思维、发散思维、想象思维和直觉思维,把各种思维方法综
合运用、任意组合,就会在思考中促使思维突变,迎来“顿悟”时刻。
进入到“顿悟”阶段,也就是找到了问题求解的突破点。这种“蓦然回首”不仅
接通了中断了的逻辑思维,而且将创造过程转入具体的技术设计阶段。这时,发明
创造者就可凭借自己的知识和能力,用新的技术方案去固化自己由顿悟引发的创
造性思维成果。
在这种“三阶段”模式的基础上,有人认为还应当增加“验证”过程,即验证顿
悟所获的创新方案是否可行,于是又有了发明创造的“四阶段”模式。
如果再精细一点,免不了出现“五阶段”或更多阶段的进程模式。但不管怎样
划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框架总是发明创造活动的逻
辑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