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想一想,吴世仁前些日子落水受惊、因病辞官,这背后有没有阴谋?
细思极恐。
县令曾博山公务繁忙没能亲自来,让沈师爷捎了一份贺礼。
黎大亲自给贵客撑船。
秋风瑟瑟,他还是敞着古铜色的胸膛,长长的篙子在肩窝上一顶,水波哗啦荡出老远。
“贵客们坐稳了!今日是晏哥哥的好日子,多谢贵客们捧场!”
汪德渊也在船上。
他还是第一次接触这种……演梁山好汉不用上妆的人,好奇地问:“晏六叔以前也跟你这样吗?”
“晏哥哥是斯文人。”黎大笑着露出牙齿,“都是他说,我们照着做。”
沈师爷跟李开先对视一眼,晏鹤年是水匪大当家,没错了。
李开先简直想落泪。
他写过一本戏曲《宝剑记》,取材于《水浒传》,可是没想过教出一个梁山好汉的学生。
这学生不能要了!
其他客人没想那么多,提着各式各样的贺礼,兴致勃勃地说话。
一些大娘大婶见船夫有年轻的壮汉,还打趣着让他们唱两句。
壮汉们不拒绝,扯着嗓子唱起“七公会”的渔歌。
阳气十足的歌声从河上飘荡到远方,岸上劳作的小娘子都羞红了脸。
人们都说,晏家父子中秀才的迎客场面,真是别出心裁,几十年没见过了。
晏家的进学酒在祠堂门口摆,桌椅整整齐齐,集全族之力了。
徽州王家的王二早早来到,送上贺礼后,带着随从布置碗筷、迎接客人。
大嫂子们眉来眼去……这副主家的做派,莫非是老六的新亲家?
徽州王?口气真大!
李开先、汪夫子、汪东篱、沈师爷等人,都是坐上席;
汪德渊和杨仲泽、张有为等同窗,又坐在一桌。
其中,跟晏珣吵过几次架的顾敬亭也来了。
他仰着头说:“你中了小三元是很不错,但我也有一个好消息!曾县令欣赏我文章华丽,请我帮他写公文呢!”
晏珣微笑:“恭喜啊!”
汪德渊插嘴:“县令请他写祭文,就是每年春祭、秋祭,写给神仙的祭文。”
同窗们顿时哈哈笑,顾敬亭爱写人看不懂的文章,给神仙看恰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