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珣这样的人,居然被一个太监比下去。
阮瑛积极帮晏珣说亲,却自己抢了晏珣的风头。
这就叫世事难料,想要的永远求不得。
“阮瑛是太监,可惜了。”皇帝笑了一会儿,又感叹。
虽然有些大太监会在宫外低调娶妻,可新建伯府的姑娘绝不可能嫁给太监。
造化弄人。
“新建伯府的姑娘已经知道了。”锦衣卫说。
虽然他也觉得这件事情荒谬又滑稽,但他全程没有笑,无论多好笑,他都不会笑。
锦衣卫一定要稳得住。
他们有时候会去青楼打探消息,就藏在大床的底下,听意乱神迷的官员和妓女说话。
无论上面的动静多大,他们都心如止水。
“新建伯府的姑娘没看上晏珣也好,朕本来也不同意这一门亲事。”皇帝说,“没想到晏珣还会做风筝,他从未给朕和太子送过。”
果然是重色轻友。
锦衣卫腹诽:皇帝管得真宽,大臣娶妻说到底是私事,难道还得皇帝同意?
“晏珣刚学做风筝,让人暗示他给陛下送一个?”锦衣卫问。
“……朕难道缺风筝吗?他要送就让他送,毕竟是心意。”
“臣知道了。”
……皇上就是想要。想要就直说嘛,还要口不对心,啧啧~~
爱腹诽的锦衣卫等着皇帝问应天巡抚的事,可直到他离开,皇帝也没有问。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晏郎?
皇帝不用问。
他休息一会儿,问身边的人:“太子在做什么?”
“回皇上,太子在看题本。”太监禀报。
《大明会典》规定,内外衙门以部门名义上报的奏折称为“题本”,通常都是中规中矩、本部门负责的公事,不会有什么出格的地方。
部门工作汇报嘛,例行公事而已。
每个月的都差不多,改一改时间和数据就可以了。
而京官以个人名义上报的奏折称为“奏本”,内容涵盖谢恩、乞恩、陈情、建言献策……总之五花八门。
吏部的官说兵部的事,工部的官给户部提建议,都不奇怪。
奏本直接送到宫中,由司礼监交给皇帝,皇帝看过才下发。
所以有些惊天动地的奏本,能够直接送到皇帝面前。
“看题本……”皇帝很欣慰。
那种工作汇报,除非发生什么特殊的事,否则年年月月都差不多,皇帝不喜欢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