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与你也方便,你每次都这么无视我的暗卫,是不是太过分了?”
“有我在,还要什么暗卫,我就是你的暗卫!”薄唇贴近她的耳边吐字:“随便用……”。
八月初的艳阳天,知府朱门大开,霍休儒站在前,领着一群身着官服头戴官帽的官员静静地等候,鸦雀无声,队伍最末尾不起眼的位置站着的是神色不明的霍休宜。
时值正午,太阳晒得满身武装的霍休儒等满头满身的大汗,他们却不敢过分去擦拭,也不敢喧哗抱怨,眼见霍休儒被晒得头晕脑胀快要晕过去,管家赶紧上前递上包了冰块的锦帕。霍休宜见此情景,心里的担忧更甚,这次……难道真的逃不过命运?
约莫又过了半个时辰,远处不疾不徐驶来两辆马车,有别一般的马车,驶来的马车用的是四匹骏马,车厢很宽敞,一切用材从车轮到布匹看着不扎眼却很奢华。车轮行驶在街道青砖上却很安静,安静得令人心生畏惧,每辆马车两旁站着两名高大威猛的护卫。
霍休儒见到驶来的马车,立刻率一群众人跪了下来,一声不吭地匍匐在地上。慢慢地,马车停在知府门口,车上原本赶车的瘦小身影立刻跳下车跪等在一边,另一个伺候的身影轻轻掀开车帘。片刻后,车内的人影跨出车厢踩过奴才的背脊下了马车。
“你就是霍休儒?”两抹身形修长的男子齐齐站在霍休儒的面前,略低下头问道。
霍休儒微微抬头便看见两双黄色薄靴,从他的角度能看到隐约的龙纹。吓得他更是低下了头,额头上刚擦净的汗又往外冒:“下官霍休儒,叩见大皇子、二皇子。”
“嗯……”说话的声音清朗透亮。
“大哥,这霍大人怎么说也是霍太傅的幺子,又位列四品。是不是让他起身回话?瞧这天气,把霍大人都热得满头大汗了呢。”另一道声音却邪肆低哑。
“二弟说的是!都起来吧!”
话音落下,呼啦啦一群人微微颤颤地起身,却都不敢抬头。
“这不是在朝堂,也不是面对天颜,不用拘礼,抬头回话吧”。
霍休儒这才敢抬头,立身在前的应该是大皇子上官翰,生得俊朗出色,一身月白色的上好丝绸配上同色的宽腰带衬得身材高挑秀雅,下巴微微抬起,一双大眼内透着璀璨的光芒。落后半步的就该就是二皇子上官宗,一袭玄青色的缎子长袍,腰系玉带,姿态娴雅,一双细长的眼睛流光满溢。
这是霍休儒第一次见到两位皇子,面对两位皇子卓然的皇家气势,心里忐忑不安。他也是不久前才接到大皇子半路差人送来的信,这次两位出巡锦州是属于微服私访,不允许惊动周边百姓。
他心里没底,与大哥商议后才决定低调迎接,今天仅是领了几位身居要职的官员迎接,又怕自己误事,硬是拉上了大哥霍休宜。
“谢大皇子、二皇子……还请两位里面请!”说完弓着腰侧身在前方领路。
后一步的二皇子无意扫过人群,目光落在某一点上,眯了眯眼睛,抿着唇角目无表情地进了府,身后跟着一群战战兢兢的官员。
正厅内,两位皇子坐在上首,询问了一些日常的情况就挥退了一干官员,须臾间就剩下霍休儒与霍休宜站在原地听命。
“坐吧!两位大人。”上官翰指了指下首的椅子。
霍休儒谢恩坐下。霍休宜迟疑片刻,上前躬身:“谢两位皇子!不过草民已经辞官多年,在天颜面前岂容我等放肆,草民还是站着比较自在。”
“看来霍大人辞官这么多年还是如此道骨仙风,既然站着自在,那倒是我们强人所难了!”二皇子随意地说着,一手把玩着手上那把玉骨扇。
霍休宜心里一惊,站在末首更是毕恭毕敬,惹得霍休儒坐立不安。他不明白出了什么事,总觉得三人之间有什么事情。
“霍大人,这次我们两位来锦州不是什么大事。相信大家都知道,最近北边不是很太平,父皇有意派霍将军过去驻守。经此一去不知何时能回,父皇体谅太傅老迈,膝下无人侍奉,所以有意破格提拔霍大人回京就任顺天府尹一职。霍大人,如何啊?”
霍休儒这这个突如其来的消息震得满眼金星,他没想到这么大一个馅饼掉下来砸在他头上。这么多年尽心尽力在锦州一直没有升迁的机会,还以为入京的事情变得遥遥无期,没想到竟有如此好的事情,忙起身跪拜:“谢主隆恩。”
“霍大人请起!顺天府尹虽是个正三品,但是可以直接面圣,这可是天大的恩赐,以后好好当差,不要辜负父皇的一片苦心!”上官翰上前虚扶起霍休儒。
“大哥,瞧你这话说的。霍大人还能不好好当差?你娶了霍大人的亲侄女,大家都是一家人不是吗。”上官宗在一边帮腔。
霍休儒已经听不进什么别的话了,一颗心澎湃得无法平静。如果进了京,不仅能一尽孝道,将来的前途可谓不可限量。就连他的一双儿女也是……。
“霍大人……哦,不,霍老爷,这么多年在锦州还习惯吗?”上官宗转头问霍休宜。
“回二皇子,草民呆得很是习惯。这儿地界不大,民风淳朴,草民几年前开了个药堂,生意还不错,日子过得尚算安稳。”霍休宜低头回话。
“哦?这么说霍老爷是不打算回京了?辞官不等于要离京啊,这儿离京城那么远,你们一家守在这儿这么多年,就连大皇子成亲也不回京探亲。难道这儿有什么霍老爷舍不下的?”
第四十五章这样的,还真没兴趣
知府荣锦堂
屋子里窗明几净,角落放置的冰块使得屋子里比外面凉快许多,撤去熏香炉后改用香包点缀在各个不起眼的角落,偶尔的一阵风吹来,屋子里的淡淡香味令人心旷神怡。看最全!更新最快的小说
尽管如此,严氏的额头还是略有薄汗,惹得在身后打扇子的赵嬷嬷还要腾手给她擦汗。眼看着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