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夏出生在一个普通但充满温馨的家庭,然而,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打破了这份平静。在她十岁那年,父母在一次外出中遭遇车祸双双离世,从此她过上了寄人篱下的生活。
收养她的是父亲的远房表亲,一对中年夫妇,他们自己已经有两个孩子,生活本就拮据。林夏的到来,无疑给这个家庭增添了一份负担。
刚开始的日子里,林夏还能感受到些许的关怀,尽管那是极其有限的。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生活的压力逐渐让这对夫妇失去了耐心。他们把心中的不满和怨气,一股脑地撒在了林夏的身上。
每天,林夏都要承担大量的家务劳动,洗衣、做饭、打扫卫生,稍有做得不好的地方,就会招来一顿打骂。她的衣服总是补丁叠着补丁,而表亲的孩子们却穿着崭新的衣裳。吃饭的时候,她总是最后一个上桌,往往只能吃到一些残羹剩饭。
在学校里,林夏也过得十分艰难。因为长期的营养不良和精神压力,她的身体瘦弱,成绩也不尽人意。同学们的嘲笑和孤立,让她更加封闭自己。她常常一个人坐在角落里,默默地看着窗外,思念着曾经那个温暖的家,想念着父母的关爱。
有一次,学校组织春游,每个孩子都兴高采烈地准备着零食和玩具。林夏也很想去,但她知道,向表亲要钱是不可能的。于是,她默默地在课后去捡废品,攒了好久才攒够了春游的费用。可是,当她把钱交给表亲,希望能买一些吃的带上时,却被无情地拒绝了。
“你还想去春游?家里都快揭不开锅了,你就别想那些没用的!”表亲的话像一把刀,刺痛了林夏的心。
春游那天,林夏看着同学们欢快地玩耍,分享着美食,心中充满了失落和羡慕。但她还是默默地跟在队伍后面,努力不让眼泪流下来。
回到家里,等待她的是一堆还没洗完的衣服和表亲的责骂。
“你这一天跑哪儿去疯了?家里的活都没干!”表亲一边说着,一边拿起扫帚朝林夏打去。
林夏默默地忍受着,她知道反抗只会换来更严厉的惩罚。
夜晚,她躺在冰冷的小床上,泪水浸湿了枕头。她不明白为什么命运对她如此不公,为什么她要承受这些痛苦。但在内心深处,她始终坚信,只要自己坚持下去,总有一天能够摆脱这样的生活。
随着年龄的增长,林夏的处境并没有得到改善。表亲的孩子们也开始欺负她,把她的书本藏起来,在她的作业本上乱涂乱画。林夏试图反抗,但换来的却是更严重的打骂。
在这样的环境中,林夏变得沉默寡言。她不再与任何人交流,把所有的痛苦和委屈都深埋在心底。但她的眼神中却始终闪烁着一种坚定的光芒,那是对未来的渴望,对真相的执着。
她常常在想,如果那场车祸不是意外,如果父母的死另有隐情,她一定要找到真相,为父母讨回公道。这个信念像一团火,在她黑暗的生活中燃烧,给予她坚持下去的勇气和力量。
有一天,林夏在打扫房间的时候,无意间发现了一个旧箱子。她好奇地打开,里面是一些父母的遗物,有照片、信件,还有一本父亲的日记。
林夏如获至宝地翻开日记,希望能从中找到一些关于父母的回忆。然而,日记中的一些内容却让她感到震惊。父亲在日记中提到,他最近发现了公司的一些不正当交易,他准备向上级报告。
林夏的心中涌起了一个疑问:难道父母的车祸不是意外,而是与父亲的发现有关?这个想法让她不寒而栗,但也让她更加坚定了要查明真相的决心。
从那以后,林夏开始偷偷地收集关于父母车祸的信息。她利用课余时间去图书馆查阅资料,向一些父亲的旧同事打听情况。但由于时间已经过去太久,很多人都不愿意再提起那段往事,她的调查进展得十分缓慢。
就在林夏感到绝望的时候,一个神秘的陌生人出现了。
那是一个阴雨绵绵的下午,林夏像往常一样走在回家的路上。突然,一个穿着黑色雨衣的人拦住了她。
“小姑娘,我知道你在调查你父母的事情。”陌生人的声音低沉而沙哑。
林夏警惕地看着他:“你是谁?怎么知道我的事情?”
陌生人压低了帽檐:“别管我是谁,我可以给你提供一些线索,但你要答应我,不能告诉任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