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炮作文网

博炮作文网>管仲是第一名相 > 第19部分(第2页)

第19部分(第2页)

在场的工友欢呼雀跃,巴掌拍红了手。

管仲向大家摆手示意请大家静下来:";其实,相国府已经把新的国土行政规划启奏主公了,今后,齐国国土要规划成三国五鄙,在山区和水泽地带,也设立专门的管区,这叫做泽立三虞,山立三衡,也就是说,在水泽地区设立叫虞府的官府;在山林地区,设立叫衡府的官府,负责管理水泽和山林之利,为了涵养利用好资源,将悬以厉禁,每年等到封山、禁渔的季节过后才可以收获、采伐。总之,这些国策不是单为金岭矿区好,而是要把齐国的事管得更有条理,让朝廷和老百姓都有更多的好处。";

司铁官激动地接过话头说:";工友们,相国说得好!你们看看周围山岭山坡有那么多荒地,过去,我们只有权利做工,没有权利去管地,今后,山区设立衡府府衙专管矿区地盘的所有事情,可以把荒坡荒地分包给工友的家眷来种,这会增加多大的收益啊!";

工友们又报以一阵阵经久不息的掌声。

工友中挤进一位姓李的师傅,曾经是连家农庄的铁匠,外号";铁疙瘩";,老李激动地走到管仲的面前说:";相国大人,你还记得我吗?我是";铁疙瘩";啊!";管仲定眼一看,激动地说:哎呀,是老铁啊,没想到在这里见到你了!";

";铁疙瘩";上前握住管仲的手说:";相国大人,我有心里话对您说,人心都是肉长的,朝廷对百姓好,百姓自然会报答,我希望官府能同意我们的一个计划,那就是踏访群山峻岭,寻找百山之中的矿石,投入炉中试炼,或许能发现更适合的矿石配料,可以提高产量,增加品种。";

管仲欣喜道:";好主意,这件事可以尽早确定下来,到时候,官府就聘任你为工师,邀请你一起寻矿。如果试炼成功,就给于重奖。老铁,我知道你,论冶金锻铁你可是好把式!";

工友们异口同声:";工匠也能做官、得重奖么?";

管仲:";天下财富乃百姓创造,当然应该对百姓中的杰出贡献者给于重奖!用不了多久,你们会看到这样的法令。";

司铁官向工友们拱手说道:";工友们,本官向大伙许诺,相国交代的事,我一定办好,现在请相国去视察我们改造后的高炉。";

管仲向矿工们一一作揖道告别。工友们恋恋不舍地相送。

※※

走在山道上,司铁官边走边谈:";相国每次来矿山都与工友交谈,问计于民,微臣今后一定效法。";管仲笑道:";论削山冶金,你我会么?不会。卑贱者最聪明,百姓才是真正有学问的人,老百姓在推着我们向前走,而自己不能适应变化,落后于民众,那是不能取信民心的。";

司铁官会意地点点头。

管仲走到火焰熊熊,金花四溅的新的竖式炼铁炉面前。

这座新炉炉膛直径大约两丈,炉高三丈,炉体为椭圆形,风口开于长轴的两侧,炉衬与炉底用耐火泥涂敷,这中耐火泥中掺入了磨细的石英石粒。石英耐火泥与耐火砖的耐火温度可达千度左右。

新炉旁边是被称做";排囊";的鼓风机,正试验用马和牛来代替人力来旋转带风叶的轮毂。而且,有多个这样的鼓风机械,通过多个鼓风管把风送到链炉里。管仲看了感慨不已:";火塘里温度能烧这么高了,说不定真像老铁所说的那样,增加产量,炼出新的铁金!朝廷应该谢谢你们如此大胆的创新。";

※※

是日下午,管仲一行离开矿山返回齐都。

路上,连挚向相国谈道:";矿工们常年呆在深山老林,连乡村社戏都看不到,今后,逢年过节可否请艺人们来为他们慰问演出?";管仲赞赏道:";好主意,讲到这里,我又想起柳琴了,她要是能来演奏就好了,平日,我也想帮帮她,可是几次寻她都无下落。";

连挚抖了一下缰绳说道:";听说,她和一个男艺人到卫国去了,卫国比齐国时兴歌乐,生计要好一些。";

管仲透露出自己的心思:";我家里雇人喂了三匹骏马,想送一匹给柳琴,好让她奔波于各国之间减少些劳顿之苦,只是不知道她身处何方。";

连挚拱手言道:";我一定记住这件事,留心打探柳琴姐的消息。";

管仲点点头向连挚表示谢意,接着感言道:";卫国的都城早年周王室的都城朝歌。那里有一条濮水流经郑、卫两国,濮水流淌着千年的周室宫乐和两岸的民歌。濮水岸边,桑树林里,青年男女时常边劳作边以歌咏情,渐渐形成风俗。";

连挚言道:";记得以前您给我讲卫国历史时说的";桑间濮上闻歌乐";的故事,那里民间歌乐经久不衰,我也很想去看看。也许,柳琴到那里会找到更多的知音。";

管仲深情地说:";柳琴对琴艺有很高的悟性,去那里是对的。不过,将来齐国富了,歌舞也会盛兴,到那时,柳琴肯定会回来,不然,我也会亲自接她回来!";管仲说得有些动情了。

连挚瞅了相国一眼说:";不过,有人说,郑卫之音,是靡靡之音、亡国之音。";

管仲微微笑道:";一国兴衰,是要看朝廷是否罔顾民生,与音乐没有太大的关系。况且,卫国的歌风有两类,一类是宫廷乐曲,一类是民歌俚曲,岂可一概而论?卫国的桑间濮上歌乐,来自朴素、动听的民歌,与呆板的宫廷乐曲大相径庭,是好歌好曲。";

连挚点头称是。

二十八    三国五鄙   四民分业

※※

管仲进宫向齐桓公禀报了他探访对盐区和矿山的探访情况以及启奏审批的法令文书。

齐桓公在书房里认真阅读相国府上表请示批复的法令文书,这些法令文书是“叁国五鄙”的行政区划法以及“举贤令”和“悬赏令”。其中,建议实行“叁国五鄙”的奏折中写到:

“叁国,是把国家划分三大城市行政区,五鄙,是把国家划分五个农业行政大区,设立属大夫的高级官职。建制是:城市以五家为一轨,十轨为一里,三里为一连,十连为一乡,一乡二千户;农村(野鄙)划分为五个属地,其建制为:三十家一邑,百邑为一乡,四乡一县,十县为一属,一属九万户。然后,推行全民耕战之策,组织民兵组织,即每户有义务抽出一人当兵,五乡组成一军,一军约万人。建立戎、卒、伍、连、旅、军的军事编制。这样,士、农、工、商,肩负劳动与战?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